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航空线路连接了全世界的所有城市,构成网络。埃博拉已经进入网络,开始环球旅行。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读后感 第(1)篇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看了《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这是一本会改变你对世界的一些基础认知的纪实类书籍。
这本书由1980年1月在肯尼亚的法国侨民夏尔.莫内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开始,描述了为人类所恐惧的丝状病毒(只包括马尔堡属和埃博拉属下的三种病毒:扎伊尔埃博拉,苏丹埃博拉和雷斯顿埃博拉这四种病毒)从进入人类视野到再次蛰伏的一些纪实。
马尔堡和埃博拉是存在于现实的丧尸病毒,它会破坏你的免疫系统,从感染到爆发死亡只要七到十八天的时间,致死率可高达90%,它会让你在崩溃流血而死之前丧失人格,并在你还没有结束生理生命之前就呈现尸化现象(真正的行尸走肉,我忽然明白美国为什么有那么多丧尸片了)。至今我们仍无法探明它们从何而来,又具体通过哪些途径传播,他们如何变异又是如何在一周之内完成相当于HIV病毒在十年之间对人体的不可逆摧毁。
现代文明的交通网让能够摧毁人类种族的病毒从发现到传向全世界只存在24个小时的时差问题,而病毒这种非生非死的却远比人类存在远古的多存在,就像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死神,在人类村庄的边缘窥视,它时不时的小规模袭扰人类,却又始终对人类手下留情。我们不知道它以前做过什么,也不知道它未来可能会做什么。
书中有一段写到:“事情非常蹊跷,大自然似乎在逼近我们,高高举起屠刀,却忽然扭过脸去露出微笑,这是个蒙娜丽莎的微笑,谁也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或许,大自然才是真正掌握着这个星球上所有生命生杀大权的终极所在。或许,这正是它对人类一次次的宽容和警告,而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会真的对人类失去耐心。而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延续和强大,正不断的推进着在我们无知而又膨胀的自负心态下对自然的征伐,而我们的好运还能延续多久,答案大概就存在那一抹微笑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