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奇迹博物馆 读后感

奇迹博物馆

作者:爱丽斯·霍夫曼

这是一个关于爱、成长与追求自由的故事。美国纽约,女孩科拉里从小在父亲开设的奇迹博物馆里长大。在这个地方,身体有残疾的人是能赚大钱的展览品,而她则是这场怪胎秀中最耀眼的主角“美人鱼”。男孩以西结在母亲被杀身亡后,跟父亲一起从乌克兰逃到纽约。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决定离开父亲,甚至把名字改为埃迪,表示与过去彻底诀别。科拉里在哈德孙河游泳时,意外捞起一名溺水女子;埃迪接受了一位老者的委托,去找他生死未卜的女儿。冥冥之中两人的命运开始交集,从结识、相恋,到彼此依靠、相互陪伴,在残酷的现实中寻找希望。慢慢的,科拉里终于有了反抗父亲的勇气,但代价是他们必须赌上自由、爱情、甚至生命!

奇迹博物馆在线阅读地址

奇迹博物馆 读后感 第(1)篇

亦真亦假的奇迹博物馆

刚开篇的时候,想到两本书,分别是《奇迹男孩》和《外婆的道歉信》。头几章,感觉书里父亲对女儿的爱护有点像奇迹男孩里的父母,因为孩子的特殊性,于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免受外界的二次伤害。再看下去,感觉不太对劲,尤其是父亲逼着女儿做屈辱的表演时,我开始怀疑,他可能不是亲生父亲。于是想到外婆的道歉信里,外婆对“特殊”的爱莎近乎溺爱的盲目支持。

书里有很多我感觉熟悉的情节。

火。大火夺去了埃迪的母亲并让他误会了父亲十几年,大火烧掉的工厂让埃迪卷入谋杀事件的侦查并得以自我救赎,大火烧掉梦想乐园波及了博物馆,让埃迪和心上人互救互助得以终成眷属。于是想到先前四川凉山为了救山火而牺牲的几十名年纪轻轻的消防官兵,还有去年美国加州的连绵的山火。一把火,可以有多少故事,有多少得失。

鱼。《大鱼》,《白鲸》,《一条改变世界的鱼》,《老人与海》以及这书里的“人鱼”,似乎都有些共性:爱好并向往自由,为了梦想或者目的地的坚持不懈,善良且不喜杀戮。

这书让我眼球一亮的是,科拉里对《简爱》的看法。她所关心并同情的是那个被关锁在阁楼的“疯女人”,这可能是出于她自己也算是“特殊人群”里的一员的原因。之所以对此会有亮眼的感觉,因为我也一直不太认可《简爱》里的男女主。(题外话的插入一下对简的看法:我认为简那样的身世和经历,有点过于完美,现实里可能没有千万分之一吧。简那样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即使不自卑不怯懦,也很难在遇到真爱时仍然可以那么理智的守住道德底线吧。尤其是男女主其实都可以抛下家族影响的因素,而又何必非要等到大火烧了庄园,落下残疾并浪费大家的大好时光后,才侥幸得以重聚。也许是我这个现代的东方人,无法理解和认同那个年代的欧洲人吧。)

回归正题,据作者的致谢篇所写,这书里确实有真人真事,并不全是杜撰,也可以当是看看一些常人眼里的“怪异人事”来读读,开阔心胸。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奇迹博物馆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