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含老舍先生两部长篇小说,分别是《正红旗下》(未完)《离婚》。《正红旗下》是老舍自传体长篇小说。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风腐化,旗人们的生活也日见窘迫。庚子年间,随着义和团的到来,老北京顺民们看似平静的生活陡起波澜。面对这破碎的河山、残存的家园,经受了劫掠的老北京人只能将这段历史永远地铭记在心。《离婚》通过小市民在婚姻家庭问题上的喜剧性矛盾,揭示了小市民的灰色人生和卑微灵魂。小说以其对旧时北京小市民具体而鲜活的刻画描绘,显示了老舍现实主义创作的独特性和深刻性。
正红旗下读后感 第(1)篇《正红旗下》充分展现了北京旗人种种生活场景:没落贵族的所谓的贵族生活;婆媳间婆婆对小媳妇的蛮横、尖刻;男性对女性思想、人格的控制等。同时,这部作品也等于是老舍先生本部落家族史与哀婉的自传。正红旗下女性是被传统文化所禁锢的,在老舍先生的小说所构筑的艺术世界里,活跃着大量的女性形象,形成一个庞大的女性家族。呈现出了几类不同的女性形象。安分守己的男性所谓的贤妻良母的妻子、母亲形象;自我人格完全丧失的女仆形象;虚荣物质性的妓女形象;被传统伦理意识扭曲的泼妇形象等。这些女性形象最终似乎都没有什么好的结局和下场,不是被折磨的精神崩溃,就是在伦理道德的枷锁中郁郁而死。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和近现代社会中,女性的人格和尊严更是没有得到任何的保障。抒写了很多个关于女性的描写,而这些女性具有很强的封建性和民族性。
《正红旗下》是老舍最后一部没有最后完工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也被称为最具有独创性的。这份遗留下来珍贵的手稿,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仅仅只有十一章;然而,作家经历了很长时期的构思,笔下的每个人物和每幅场景都是那么的独特。《正红旗下》充分展现了北京旗人种种生活场景:没落贵族的所谓的贵族生活;婆媳间婆婆对小媳妇的蛮横、尖刻;男性对女性思想、人格的控制等。同时,这部作品也等于是老舍先生本部落家族史与哀婉的自传。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但也是属于快要没落的贵族而已。到老舍生活的那时候,已经由入关的特权阶级沦落为贫苦的阶层,就是说老舍也只是贫民之子,祖上的荣耀似乎对他来说也是很久以前的往事了。他从小在大杂院中长大,熟悉贫苦人民的遭遇和苦楚,甚至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没有过多的贵族气息,而体现的是他对贫苦人民的同情。虽然说是没落贵族,但他对于满族人的各种生活和经历他是深有体会,从小就看着当时社会当中各种人性的显现,同情并未那些在伦理道德的枷锁残喘的人,从而在他的笔下写出来就更真实了。在《正红旗下》他所特别著作和描写的几位女性是最具典型代表性的,在那样一个男权的社会当中,女性的那些什么人性、人格、尊严等权利是最显得惨淡的,也是最没有保障的。在他的笔下的那些女性就更显得凄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