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李鸿章传 读后感

李鸿章传

作者:梁启超

甲午年洋务运动的破产,让人感到“以一人而战一国”的无望与悲恸,梁启超也由此发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叹。梁先生把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加富尔、伊藤博文等人做了比较,指出李鸿章是怀着忍辱负重、死而后已之心为清政府“修修补补”的,只不过他缺少长远的政治眼光,不懂得为后世立百年大计。

李鸿章传在线阅读地址

李鸿章传 读后感 第(1)篇

记得初中最初接触历史,对李鸿章的印象多半停留在“卖国贼“,签订马关条约大笔一挥就将国之第一大岛转手给了日本人。后来看到了更多晚清材料和世界形势,才懂得了李鸿章的不易,对其评价也就不那么愤青了。再后来,看了一部神剧《走向共和》,对其有了一个更为清醒深刻的认知。今天读到这本作为敌对方的梁启超先生写的这本李鸿章传也是颇有感触。

总体而言,李鸿章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风云人物,以往的评价有失偏颇,具体而言有贬低功劳夸大过失的,也有无脑乱喷的,还有夸大功劳贬低过失的,不一而足。在这本李鸿章传中,他是一个集传统名教与世界眼光于一体的人物,是一个集充满悲剧色彩的孤胆英雄。他的身上,充满着传统封建士大夫的责任与担当、囿于传统与眼光短浅,反映着时代引领者的敏捷洞察力与有效判断力、敢于开拓的一往无前与瞻前顾后的畏首畏尾,充斥着军事家的精于谋划与战术指挥、任人唯亲与主观臆断、畏敌如虎与目光短浅,展现着外交家的诡黠诡诈与纵横稗闾、屈辱求和与周旋妥协,挥洒这着政治家的玩弄权术与背信弃义、重名惜命与胸怀天下。到最后,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的凄凉晚景与壮志未酬、梦想破碎与信念崩溃、被朝廷弃之如敝履的惨淡人生与惯看秋月春风的豁达从容,为他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下面再来说该书本身的评价。就事论事来讲,对李鸿章各个阶段的讲述能跳出个人爱憎,阶级立场,难能可贵。不过作者说他欲效太史公的春秋笔法来完成这本人物传记,但是可惜未学到精髓。基本上是史料堆砌加个人评价。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够丰满,未曾深入分析人物内心世界,未捕捉到人物灵魂,没有体现出人物的情感变化,这些都不够充分。不过想来作者平生所听到的、所见到的李鸿章都是外人面前、外人嘴里的李鸿章,并未有深入的接触与研究,就仓促立传。话虽如此,这并不能作为此书开脱的理由。于太史公而言,作者终究只看到了史记的认真考究,材料详实,却未曾看到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骨感丰满。就这一点而言,本书不是一本特别优秀的人物传记。就人物传记方面,作者的这本书还有待于提升。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李鸿章传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