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成长的文学巨作,被《纽约时报》誉为“每个记者都应该人手一本”的著作。两度改编成电影。2002年版由迈克尔·凯恩主演,获得奥斯卡、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多项提名。如果你无法逃避你不喜欢的,那就试着去勇敢面对。本书是格林对政治、战争、爱情的探讨,讲述了一个天真无知的理想主义者的破灭,一个渴望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的抉择。如果你无法逃避你不喜欢的,那就试着去勇敢面对。二战结束后,性格安静的美国人派尔来到越南,与英国战地记者福勒结识,并喜欢上了福勒的情人凤。与此同时,派尔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惜制造多起恐怖事件。在得知派尔的疯狂行动后,原本想置身事外的福勒被迫卷入了这场战争中。
安静的美国人读后感 第(1)篇格雷厄姆格林,21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英国作家,诺贝尔的无冕之王,很多时候琐碎事实本身就像他的小说,有点沉闷,有点无聊,有点压抑,还有点残酷,却又似乎在等待着不可预期的爆炸和伤亡。格林说过,一个人的生命里也有许多其他无关的事情,浪费掉很多年的时光,最终却毫无意义。现实的残酷具有一种最原始的幻灭感。没有人会完全了解另一个人,妻子无法完全了解丈夫,情夫无法完全了解情妇,父母也无法完全了解孩子。也许这就是人们发明上帝的缘由——它能了解一切。相对于自大而天然优越感的老牌殖民主义者英国和法国,美国就像是一个天真的自由女神。天真总是无声地要求被保护,其实我们更明智的是保护自己不吃天真的苦头:天真如同一个迷失的、不会说话的麻风病人,流浪在这个世界上,本来无意伤害任何人,却总是事与愿违。自由女神高擎着火炬永远站在那里,没有哭闹,没有眼泪,只有思索——这是一个人不得不改变自己整个人生计划时,才有的那种长久的内心思索。现实的冷硬会因生活的富足而被逐渐软化,就像一块强壮的肌肉会因不经常使用而逐渐松懈一样。有钱人总是无往不利的。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表面上看最终结果是相同的,但过程却总是逆反的大相径庭的,再也回不去了,如同人的双脚不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关于东方异域风情越南的殖民描述,想必是无人能超越格林了,也许只有小说里的妓女凤不会这样想,要是你在一个地方住久了,也便不会再去阅读关于它的任何文字,所以要是两个人时间呆久了,你也不会再去了解关于对方的任何心情,就像小说里的那个记者福勒先生。小说结尾的最后一句话:自从他死后,我倒是事事顺心,但我多希望世上有那么一个人,可以让我对他说一声抱歉。或许是一个《文静的美国人》,或许是一个颓废的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