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岛·化身博士》是斯蒂文森的成名作、代表作,《金银岛·化身博士》也是新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典范之作。它们以离奇的情节、引人入胜的故事成为世界上最受读者喜爱的文学经典名著之一。“金银岛”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古老的探宝寻奇的冒险故事,开创了以发掘宝藏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的先例,“化身博士”则用离奇非凡的想像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怀疑,淋漓地刻画出人类外表和道德本质的对立,创造了文学史上最成功的双重人格典型之一。
金银岛·化身博士(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 第(1)篇只看了化身博士部分。看书之前还在b站上看了原作创作的纪录片,对创作背景以及人物塑造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来又看了00年的英国音乐剧《变身怪医》。
相比起音乐剧的改编,我还是更喜欢原作。在原作中,杰基尔没有那么高尚,他喝下分离善恶药剂的理由不是为了世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满足自己对人性的好奇心,这样的目的其实更贴合原作的主题和核心,因为主人公没有太多额外的羁绊和多余的关系,对于人性善恶的探索也就更加明晰。不过我至今仍未得出音乐剧添加两位女性角色的缘由和动机。也许是为了增加戏剧观赏的效果吧。
回到这本书。从手法上说,我很喜欢以杰基尔朋友厄克斯律师的视角去开始这个故事,并一直以这样的角度来讲故事,这使得全文一直都在给读者制造一个悬念,吊足了读者胃口,如果不是因为事先知晓这个故事的情节,按照作者的描写很多人一开始都会以为海德与杰基尔其实是两个人,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这是我特别欣赏这部作品的一个点。
至于主题探讨部分。杰基尔最后完全被自己恶的那一面吞噬,死去。最后一章自白中,杰基尔一直将自己和海德明显区分开来,因为他不愿承认自己恶的那一面是如此的丑恶不堪。之前看纪录片那个记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也许杰基尔最大的错误就是试图将自己善恶两面彻底的分离”。我很认同这句话,其实杰基尔的挣扎是无谓的,他自以为自己通过药物将自己切割成两个部分,但实际上他所谓善的一面,也不过是在见识了自己完全恶至极端的那一面之后,做出来的心理安慰和自我蒙蔽。这一点从他意识到自己可以借由海德的身份彻底作恶时就可以得出来了。所以比起野蛮凶残的海德,处于自我挣扎和欺骗的杰基尔才是真正虚伪的恶魔,才是导致他最后自我毁灭的罪魁祸首。他一直试图消灭恶的原因,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残缺。
祸福相依,善恶相随。意识到自己的邪念妄念,要做的不是剔除他铲除他,而是接纳他控制他,那是你身上原有的一部分,那也是你不可能彻底摒弃的一部分。人无完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金银岛·化身博士(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