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面人》中主人公格温普兰是贵族后裔,从小落入人贩子之手,被毁容摧残,脸上始终像在怪笑。好心的江湖艺人于苏斯把他收为义子,并把格温普兰从雪地上救起的盲姑娘蒂也收养了下来。他们几个四海飘泊,靠卖艺为生。后来由于偶然的因素和英国政坛的需要,格温普兰得以重获爵位,但他拒绝了这一肮脏的恩赐,宁愿回到他的患难伙伴那里;这时蒂已身患重病。在盲姑娘离开人世后,格温普兰悲痛万分,投海自杀。
笑面人(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 第(1)篇看的第一本浪漫主义小说,相信很多人都熟知现今马戏团里或影视作品里小丑的搞怪形象,又或者听耳熟“格温普兰”这个名字。而这一形象原形,正是出于维克托雨果一部叫《笑面人》的小说。
虽然这不是啥正经的书评,小说内容大概说一下:
主人公格温普兰是一个爵士的后代,从小因为宫廷的政治斗争,被国王贩卖给儿童贩子。他落到儿童贩子之手以后,被迫动过毁容手术,切开他的嘴巴,割掉嘴唇,除去牙肉,把耳朵切开,除去软骨,改变眉毛和两颊的位置,拉紧颧骨的肌肉,夷平伤疤和缝线留下的痕迹,把皮肤贴在伤口上,而始终保持一张嬉笑的怪脸。后来,他被好心的流浪人于苏斯所收养。从此,他就跟着于苏斯到处卖艺。一并被收养的还有格温普兰在雪地上捡回来的女婴,蒂。但她是个盲姑娘。
他们几个人四海飘泊,受尽贫穷与不幸的折磨,但是他们并没有向环境屈服,他们彼此之间充满着诚挚的感情。在颠沛流浪生活中格温普兰和盲姑娘蒂之间也渐渐产生了爱情。
后来格温普兰有机会重新获得爵士的头衔,他却厌恶贵族生活,在议会痛斥了贵族罪行后,回到自己的同伴那里。这时蒂已经病得奄奄一息,终于去世,格温普兰悲痛万分,结果投海自杀。因为结局实在令人动容,于是忍不住截图下来分享了。
我阅读这本书的初衷有两个:一是出于好奇想了解小丑这一人物原型,二是想好好感受一下浪漫主义文学的魅力。
第一点没啥好说的,因此想按自己理解,说说浪漫主义在这本书里面是怎样体现的。
从语言特色上看,其中所有或沉重苦闷或热情激昂的言辞,它都像凭空寄托在充斥着想象力的介质里,用近乎疯言疯语的语气去描述一些只有用心灵之手才能企及的事物。看完后,觉得这是一部安置在心灵思想楼阁上的舞台剧,其翻飞的语言想象力同样需要一定的感知力去捕捉和重新展现在观众自己的脑海里。
其浪漫主义的特色也表现在了每一个关键的情节转折点都赋予了极大的戏剧性。戏剧性的丰富意味着情节想象力的丰富,使人不禁遐想其中一环有所差错,会是怎样的结局,紧扣人心。
其实所谓浪漫最简单的解释不就意味着充沛的情感和未知的变化吗?艺术作品的意义在于表达人们眼中所认知的现实,它源于现实,更高于现实,尽管这个现实可能往往是那么的狭窄,但不妨碍人们用文字、用浪漫的艺术手法表达出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笑面人(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