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寓言作品,展现了赫胥黎眼中的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通过有效的科学和心理工程,人类从遗传和基因上就已经被先天设计为各种等级的社会成员,完全沦为驯顺的机器,个性和自由被扼杀,文学艺术濒于毁灭。继《美丽新世界》这部寓言小说杰作之后,赫胥黎又于一九五八年出版了论著《重返美丽新世界》,在这部雄辩的作品中,作者运用其丰富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知识,比较了现代社会与他在《美丽新世界》中所构想的寓言性图景的方方面面,像人口过剩、宣传和洗脑以及化学劝诱等,认为他早年悲观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本书将赫胥黎这两部最经典的名著全部收入。
美丽新世界(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 第(1)篇在美丽新世界中,每个人都似乎活得很幸福,没有痛苦没有烦恼没有疾病。但人类却丢失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由。每个人从小便进行催眠教育或睡眠教育,之后也会用各种方式让人陷入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像机器一样在被植入一套系统后,就只能按照程序运行。烂用药物,鼓励纵欲,更是让人成为了欲望的奴隶。
在西方人眼中,自由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人作为先天缺失者,需要后天进行塑造的,而文化便是工具,所谓文而化之,文化起到了修饰塑造的作用,而西方文化将人赋予了自由的内涵,没有自由,人就是不完整的,或者说不能称之为人。自由如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没有则意味着不是人,也就同禽兽一般。
在古希腊,人类实现自由的方式便是理性活动。我们通过思考获得知识,并由此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这是一种理性自由。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便发笑,可是人类不思考,又何从实现自我呢。而到了现代,上帝的权威荡然无存,由人类中心主义发展出一种尼采所说的“求力意志”,导致人类追求理性自由变为追求一种选择自由。而在赫胥黎笔下的世界,每个人从一出生变被规划好了一切,就如同一个零件一般被安装在了他固有的位置。
还有就是在赫胥黎笔下的这个世界,克隆技术大规模使用,生命的尊严已经不复存在。随着科学的发展,大自然在人类的拷问下逐渐吐露它的秘密,人类也逐渐开始窥见生命的秘密。虽然科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从一开始便扮演着服务人类的角色。但现在人们普遍认同这是一般双刃剑,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这些危害也逐渐显现。特别是生命科学的发展导致人类对生命的敬畏逐渐消失,传统价值观和道德体系受到很大的冲击,正如吴国盛老师所说,科学是有禁区的,在人类社会尚未做好应对的准备之前,在某些敏感的领域,我们应当对其保持审慎的态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美丽新世界(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