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1933年。三位朋友正坐在蒙帕纳斯大道上的煤气灯酒吧里喝杏子鸡尾酒。其中一个叫雷蒙·阿隆的年轻哲学家,正在向同为哲学家的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盛赞一种他在德国发现的新鲜哲学——现象学。就这样,20世纪影响最广泛深远的哲学运动发端了。受到启发的萨特,将现象学与他法式的人文主义情感结合在一起,创立了一门全新的哲学思想——现代存在主义。作者将历史、传记与哲学结合在一起,以史诗般恢弘的视角,激情地讲述了一个充满了斗争、爱情、反抗与背叛的存在主义故事,深入探讨了在今天这个纷争不断、技术驱动的世界里,当我们每个人再次面对有关绝对自由、全球责任与人类真实性的问题时,曾经也受过它们困扰的存在主义者能告诉我们什么。
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读后感 第(1)篇非正统意义上的枯燥严肃的哲学书籍,类似于非虚构写作,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及其与之一众相关人物的基础读本,从书中可以了解存在主义哲学的入门知识,也可以八卦存在大师们的有趣故事,比如萨特和波伏娃的双向开放式情感模式、担任过纳粹职务并曾为其服务的海德格尔、因为观点不同而在街头上扭打成一团的库勒斯和加缪……这些趣闻穿插在文中,让晦涩的哲学术语不再像看起来那样佶屈聱牙,显得平易近人多了。
书以1933年的巴黎,雷蒙·阿隆、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三人坐在蒙帕纳斯大道上的煤气灯酒吧里喝杏子鸡尾酒开篇,描述了从现象学起源,一门全新的、对20世纪影响最广泛也最深远的哲学思想——现代存在主义的发展历程。在那个混乱、动荡的战争年代,存在主义哲学犹如一道闪光,给了当时信仰崩塌的世人精神上的追求和倚靠,指引他们放弃幻想、追求自由,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迎接现实生活。
书的最后两章,闪烁耀眼如星光的存在主义大师们相继离世,但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却傲世遗立、永垂不朽——胡塞尔的回归事物本身、海德格尔的“林中空地”概念、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波伏娃的女权主义文论、梅洛·庞蒂温和的“暧昧性”、加缪的“荒诞哲学”以及阐述“生活只能倒着被理解,但必须正着被经历”的存在主义先驱克尔凯郭尔……缅怀他们时,我们仿佛又能看到八十多年前的法国巴黎的煤气灯酒吧里,大师们济济一堂,一边喝着杏子鸡尾酒,一边高谈阔论、畅所欲言地“描绘了人类的复杂性和这个世界不断变化的实质,让我们了解了存在主义咖啡馆的全部愤怒和活力,以及‘云海上硫磺色的天空、紫色的冬青、列宁格勒的白夜、解放的钟声、比雷埃夫斯港上空的橙月亮、沙漠里升起的红太阳’——还有生命中其余那些美轮美奂、如磷光一般闪耀的繁盛”。
思想有趣,人更有趣;烁烁其华,不可方物。仅以此读后短评向大师们深刻致敬!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