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安娜·卡列尼娜(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译文名著精选)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名著名译:经典西方名著之最经典的中文译本。《安娜·卡列尼娜》(译文经典)通过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以及庄园主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新旧交替时期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的圣彼得堡,女主角安娜在一次旅行中与青年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坠人情网,此事被丈夫卡列宁发现后,安娜要求离婚遭拒,被威胁将因此再也见不到她心爱的儿子。安娜遂与渥伦斯基私奔,过了一段短暂的幸福快乐生活,但激情后的冷淡厌倦使她不幸的命运遭受了最后一击。

安娜·卡列尼娜(译文名著精选)在线阅读地址

安娜·卡列尼娜(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 第(1)篇

这是从小熟知的一本外国名著,却到现在才完整拜读过,不得不说是一种迟疑。这本书以女性名字为书名,但却是双线描写,一条连着安娜的世界,一条连着列文的世界,两个世界互相交错,人物互相映照。里面出现了大量人物,而我却不喜欢女性角色,尤其是讨厌安娜,相反,我很喜欢男性角色,觉得他们有血有肉,或许这就是被压抑的一类与自由的一类吧。读原著才知道课本上所宣传的一切,带有多么强的主流批判,只有自己深入阅读,才可以体会每个人的韵味。渥伦斯基不是一个纨绔子弟,相反,我觉得他是一个有爱情有担当有成长的男人,而卡列宁也不是一架单纯麻木的机器,他只是按照社会标准锱铢必较的活着的一类人,他们都是好男人,只是类型完全不同。女主人公是安娜,而我却越来越讨厌她,一点也没有读出课本所写的,她反抗的美丽,反而觉得她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不够纯粹,勇气不足,是她心底的火焰燃烧了她,这种没来由的讨厌也拷问着我,使我时刻警醒,不能有安娜一样的倾向,要知道,女性很容易变成另一个安娜。到最后,我大概明白了安娜的意义,安娜就是那个反抗者,就是那个将自己投身于内心的勇者,这激起了一个曾经在宿舍里讨论过的问题,这一生,你要活成一个标准答案,还是做一个顺从内心,勇敢承担代价的勇者呢,说不出哪个会更好,但求人生一回淋漓尽致。而列文,是托尔斯泰的自传形象,他串联着很多重大问题,也展示了作者思想的转变。吉提是个基督教徒,她美丽而单纯,最终找到了可以共度一生的人,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可以说得上是幸福人生了。在读这本书时不免觉得有些压抑沉闷,让人想起俄罗斯的冬天,有一种厚重的压力感,但正是因为这种压力感,这本书呈现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画卷,度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仿佛把一个冬天留在了身后。来回跳跃的双线悄悄并轨,让人没有突兀感,也不感觉到奇怪。在书中,安娜早已死去,后一章与安娜无关,却也感觉有关,这本书是关于激情,反抗,生命的一本书,多样化,色彩化,才是人的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安娜·卡列尼娜(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