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创作于一九七七年的诗集《夜晚的故事》,收诗三十一首。作者对诗歌的美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有很深的造诣,他提出“任何一件事——一个评论、一次告别、一次邂逅、纸牌的一个有趣的阿拉伯图案——都能激起美感。诗人的使命是用寓言或者韵律反映这种亲切的情感”。在这部诗集中,博尔赫斯致力于发掘事物特有的美感以及词汇被忽视的价值,赋予诗歌更丰富的内涵。
夜晚的故事读后感 第(1)篇记得博尔赫斯在他第一本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中说,甚至当时那么年轻,即使诗集的名字里都有激情,但文字却表现出超常的宁静。
我读全集之前,除了文本,除了博尔赫斯的前言后记,尽量不去看别人如何说,只凭自己来感受他,感受他文字传达出的能和自己共鸣的思想和情感。
我在去往中央美术学院的路上,车厢里坐满了人,有人安静地坐着,有人打盹,有人翻看着手机,也有人在说话,刚刚上来一位拄拐杖的老人……而我忍着因为没有休息好,有点晕车的头痛,看到了下面这几行文字,突然泪流满面……
他知道现在不是别的,只是过去的转瞬即逝的微粒,
我们由遗忘构成:
那种智慧毫无用处,
有如斯宾诺莎的推论
或者恐惧的魔术。
停滞不动的河畔城市里,
一位神死后的两千来年后
(我谈的是古老的历史),
毕尔格寂寂一身,
正在揣摩一些诗句。
写这本《夜晚的故事》的时候,诗人应该已经失明,文字依然沉静,由于看不见而更多地看见,想象更加丰富,竟有了年轻时候似乎内敛着没有释放的”激情“,有了些许无奈的轻声呐喊。
我知道我只是一个回声,希望无牵无挂地死去。我也许是梦中的你。这就是我。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插图]。赫拉克利特的寓言里流水不腐、火焰变幻,能成为它们何等幸运,如今在这停滞的漫漫长日,我觉得无依无靠而持久。如今我们发现她像陈酒一般回味无穷,观看她的人无不感到眩晕,时间赋予她永恒。没有了精细的工具——眼睛,不禁认为她并不存在。诗人未尝不像这夜晚,不像这令人回味无穷的陈酒,醇厚,而又有些许隐藏在绵甜里的已不再浓烈的辣,嗯,可以是这个词:老辣!
在这样的迷宫逗留久了,其实是不想出来的,这简直不是迷宫,而是一个又一个令人迷离的花园,多么有趣又富有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