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艺术史:文艺复兴艺术》中,罗萨·玛利亚·莱茨以生动而富于灼见的叙述,娓娓道出这个艺术史上的众神时代:从美第奇家族统治下佛罗伦萨的艺术实验与竞争对手,到乌尔宾诺宫廷中艺术和生活所达到的平衡;从威尼斯画派的集大成者提香和乔尔乔内,到教皇统治下罗马的辉煌,以及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15和16世纪,意大利和北欧经历了宗教、政治和社会的重大变迁。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新生兴趣,以及整个人文主义运动,在绘画、雕塑和建筑方面结出的成果尤为丰硕。这一时期所创造的风格影响了迄今为止的西方艺术。欣赏文艺复兴时期视觉艺术的最佳法门,乃是去理解艺术家地位的变化,以及他们对于赞助人和公众的态度的变化。
剑桥艺术史:文艺复兴艺术 读后感 第(1)篇一些常识和观点:
(一)文艺复兴艺术之前(14世纪):(1)文学三杰为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薄伽丘(十日谈)。彼特拉克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2)艺术:国际哥特式(新宫廷风格),代表作为佛兰德斯的林堡兄弟的《美好年华》和维罗纳的斯泰法诺的《玫瑰园圣母》。(3)建筑:佛罗伦萨的乔托的钟楼。
(二)早期文艺复兴(15世纪上半叶)主要发生在佛罗伦萨。(1)建筑:勃鲁奈勒斯契的鲜花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圆顶和育婴堂,勃鲁奈勒斯契及其门徒为美第奇家族修建的公馆。(2)绘画:1415年勃鲁奈勒斯契第一次使用一点透视法(自然透视法)。弗莱梅尔大师的《韦尔祭坛画》和扬·凡·爱克的《圣母与掌玺官罗兰》和《乔凡尼·阿尔诺菲尼和他的新娘》,细致入微。(3)浮雕:多纳太罗的《莎乐美》和《基督升天》。
(三)中期文艺复兴(15世纪下半叶)开始遍地开花。雕塑:佛罗伦萨的波拉约洛的《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俄斯》,维罗乔的《持花女士》和《大卫》。绘画:佛罗伦萨的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和《春》,帕多瓦的安德烈·曼坦那的《圣母之死》和《园中等死》,威尼斯的乔凡尼·贝里尼的《园中等死》。建筑:乌尔宾诺公国诸建筑,讲求平衡、和谐。
(四)盛期(后期)文艺复兴(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大师辈出,主要艺术成就在绘画上,代表作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兰壁画《最后的晚餐》,乔尔乔内的《暴风雨》,提香的《人像》《自画像》《圣母升天》,拉斐尔的众多圣母圣子画和《雅典学院》,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教堂壁画《最后的审判》。绘画之外,成就在雕塑,代表作是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等。
(五)美第奇家族在文艺复兴中是非常重要的赞助商,从科西莫到皮耶罗再到“华丽者”洛伦佐,砸钱支持了大量艺术家,功不可没。
(六)原作选材可能需要再多加斟酌,遗漏了好多明珠唉。翻译有点差劲,一些人名和作品名翻译得挺奇怪,让人有理由怀疑翻译者是钱乘旦还是谷歌【捂脸】。所以就给个四星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剑桥艺术史:文艺复兴艺术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