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与真实的自己和解 读后感

与真实的自己和解

作者:蒂姆·德斯蒙德

在遭遇挫折和失败时,我们往往会谴责和批判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好像所有的不幸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并陷入不可自拔的自责和痛苦里。我们会觉得同情和安慰自己就是在为自己开脱,是逃避现实和不负责任的表现。其实,每个人需要“自我同情”。《与真实的自己和解》一书告诉我们,自我同情是一种全然接纳和善待自己的态度,以温和的心态理解自己的失败,平静地接纳当下痛苦的想法和情绪。这不是对现实的妥协,而是与自己和解。

与真实的自己和解在线阅读地址

与真实的自己和解 读后感 第(1)篇

不健康的“竞争承诺”

看完本书最大的收获是“竞争承诺”。哈佛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Robert Kegan)创造了竞争承诺这个术语,用来描述同一时间里,一个人的不同部分是如何拥有不同需要的。书中的例子是米切尔(Mitchell)长久处于抑郁症的折磨之中,并向作为心理治疗师的作者求助。在聊天过程中作者了解到米切尔的家庭中有一个奇怪现象,就是米切尔一旦出现抑郁的问题,家人就会纷纷给予他关注和爱。因此虽然米切尔在理性上知道抑郁是不好的,但是身体中潜藏的一部分却害怕失去抑郁,它告诉米切尔这是他获得爱的唯一方式。我身边就有一些类似例子。有个家庭中,爸爸喜欢喝酒,喝完之后大喊大叫,经常闹事,每次一出状况,所有亲人都会跑来,或劝解,或批评,或关爱,总之,瞬间有了存在感。还有一个家庭中,妈妈经常疑心自己身体有问题,因为每次她说自己哪里不舒服,儿女就会非常担心和关心,带她去医院检查,不时查看她的脸色等等。还有儿女已成家,但一见面全部唱衰自己,纷纷诉说没有见面的这段时间,自己哪里磕磕碰碰了,自己被谁坑了害了,自己过得怎么怎么了之类的,于是其他兄弟姐妹就会投来同情与怜悯,讲述自己经历的人也感觉得到了关注和爱。虽然这是很不健康的“索爱”方式,但却是真真切切存在在我们身边的。

如何解决这样不健康的“竞争”方式呢?作者在帮助米切尔的时候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的治疗方法,即—自我同情。作者先让米切尔认识到自己抑郁是为了让自己有存在感这个事实,然后肯定这种现象存在是很正常的,并没有疯。接着告诉他现在生活环境变化了,原来的方式并不会奏效。接着又让米切尔找寻出抑郁可以让他获得关爱的大致年龄,最后让他用可视化的方式治愈了少年时候的自己。

这本书非常有爱,阅读过程中让人有被理解的感觉,同时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和自己一样需要帮助,需要关爱。看完整本书,学习作者教给我们的自我同情方法,可以让我们逃脱自我批判、他人批判或自怨自艾等消极情绪的泥潭,用自我同情疗愈自己,平和快乐地过每一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与真实的自己和解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