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古代对百姓的称谓有啥


1、布衣。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称之为“布衣将相”。“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其中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及没有官爵的地主。

2、黎民。黎民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lí mín,指庶民,泛指普通百姓、就是平民百姓。

3、庶民。庶民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ù mín ,指一般的民众。

4、黔首、“黔首”(qián shǒu)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秦始皇时期开始使用。“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

5、黎庶。黎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í shù,是指平民大众。黎,黎民,起初是奴隶社会中的奴隶身份的劳动者,后来指平民大众。庶,百姓,起初是指奴隶社会中的自由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古代对百姓的称谓有啥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