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汉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历史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南征北战,用自己的一生建立起一个民族从未有过的尊严。也有人说他穷兵黩武,为了打仗败光了祖孙几代人积攒下的基业,他晚年昏庸无道,因一念之差,差一点儿亲手断送自己的大汉江山。
他是刘彻,他谥号“孝武皇帝”,世人在提到他总是会习惯性地称他为“汉武帝”,并且总是以“秦皇汉武”的方式来同时并称两人为“千古一帝”。形容他的功绩能够比肩于秦始皇,由此可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历史地位。
对于秦始皇嬴政的历史功绩,大家可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了。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他第一次以统一的方式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封建制度国家,并且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使人们在文化思想方面得到了统一。他为后世王朝奠定了一个统一的思想观念,因此,后世的王朝无论怎么样的分分合合,最终都会回归的一个完整的国家。
对于秦始皇的功绩,我们就不再过多赘述了,言归正传,说到汉武帝,他的历史地位之所以能够和秦始皇比肩,可以与之并驾齐驱, 在治国方面,肯定是有自己的过人之处的,那么下面我们就从八个方面来深入剖析一下汉武帝的一生,认认真真地来了解一下他的一生到底都有哪些值得令人称道的功绩和成就:
第一:
汉武帝自继位以后就开始着手对政治制度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和尚书省两个独揽大权的中枢机构,有自己直接领导和下达命令,将整个国家的所有权利都牢牢地抓在了自己的手里。这一举动不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同时也巩固了整个大汉王朝的发展和统一,为后世王朝树立了一个标志性的榜样。
第二:
那就是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古往今来,对于所有封建王朝的任何一位帝王来说,“削藩”永远都是国家的第一等大事。因为一旦任由其各地藩王肆意发展,各地藩王的势力便会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盛,慢慢的,藩王便会逐渐脱离中央的掌控,甚至还会对中央政权造成一定的威胁。这样一来,即使藩王无心造反,但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因为藩王已经有了可以造反的能力,这样的一个威胁对于帝王来说,是一件绝对无法容忍的事情。而“推恩令”就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第三
为了加强原有的监察制度,建立起一套更加完善的新选官任职制度,采用以“举孝廉”为核心的方式,各郡县每年各举行一次,推行“公车上书”,鼓励官员和民众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以奏疏的方式传达给皇帝,以此来判定一个人的能力和才能。若判定一个人确有真才实学,确实具备能够协助皇帝治理国家的才能,那么就会根据这个人的特点授予相应的官职。
第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在位期间听取了董仲舒的意见,大兴儒学,大力提倡对儒家文化的教育,以儒学来统一文化思想,同时也正式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古代的正统性和权威性。在秦始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文化和制度管理方面的高度统一。
第五
兴办“太学”,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第一所由朝廷创办的正规高等学府,以此来专为皇家培养人才,使这个国家真正有了能够为庙堂输送人才的“造血”功能。它自汉武帝时期创立起,延续两千多年之久,无论王朝更迭,时代如何变迁,在庙堂治理和文化传承方面,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
第六
除了看重人才的教育与选用之外,武帝本人也是十分地重视文化体系建设,他在位期间下令发动了在全国范围内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征书活动”,征集民间藏书。在朝廷设立专门的藏书机构,还专门任命负责整理和撰写书籍的官职,据史料记载,这是我国第一个由朝廷设立的“国家图书馆”。
第七
开辟丝绸之路,武帝曾多次派遣张骞等一众使节出使西域各国,这些使节曾经一度走到了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是欧洲的各个地区。这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与西方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外交活动,同时也为加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互通有无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八
开疆扩土,据统计,除景帝时期原有的疆土外,武帝时期新开拓的土地就足足有200万平方公里,相比于始皇统一六国时期足足翻了一倍有余,同时这也为后来宣帝的第二次开疆扩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武帝的功绩和历史地位的确是毋庸置疑的,其能力丝毫不逊色于秦始皇,同时,通过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在他们二人身上也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将二人放在一起做比较再合适不过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刘彻究竟有哪些功绩?可以和秦始皇嬴政比肩,并称为“秦皇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