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盐在古代为什么不允许私卖?古代1斤盐的价格折合现在的30元

盐作为日常必须的生活用品,家家都在吃,所以盐在古代商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古代史就是一部盐业发展史,也可以说盐是立国之本,富强之基。

盐之所以如此重要,先从盐的特性说起,维持人体健康必须需要盐的补充。盐的咸味来自于丰富的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钠能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协助新陈代谢,还可以维护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古代对盐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不吃盐浑身乏力,无法从事农业生产,行军打仗更是空谈。

此外,在古代,食物不易长时间保存。古人发明了盐腌的方法,将蔬菜和肉类制作成咸菜和咸肉,这样一来,食物的保质期大大增加。百姓可以留着自用,有备无患。商人通过异地贩卖牟利,类似于现在的冷链保鲜运输。

古时候的盐不像现在的盐那样纯度高,好看,安全,古代的盐都是粗盐,是一个一个的白疙瘩。而盐的产地,除了沿海地区比较分散外,中国内陆产盐地相对集中,例如山西解州、四川自贡、陕西花马池等。嗅觉灵敏的商人首先发现了其中蕴含的商机,将原本孤立的个体,联结成一个贸易网络。

古代因为贩卖盐,出了很多有名的大商人。春秋时,帮助勾践灭吴的范蠡,后来跑到齐国贩卖盐,改名为鸱夷子皮,成了著名的大商人(自号陶朱公)。齐国的刁闲,也是靠贩卖盐起家的著名商人。

后来不允许私卖盐,正式开始于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期,由于汉朝连年对匈奴用兵,国库入不敷出。汉武帝为了增加国家收入,使用桑弘羊提出的商业策略,开始实行“盐铁官营”,从此开始官营垄断盐的买卖。

两宋时期是中国盐业发展的辉煌时期。朝廷设置了转运司,它是联系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中介,起到上下沟通的作用。转运使专管盐务,严格控制盐业流通,划分销盐区域,实行销界政策,某一种盐只能在指定地域销售,不得越界。北宋时期,产自青海的青盐销售价是44文,其实际采购成本只有5文。

熙宁年间1石米的售价是400文,1石米的重量是100斤,换算下来1斤盐的价值约等于11-12斤大米,折算现在的购买力,1斤盐的价格达到了近30元。盐通过北宋朝廷系统的运作,运销体系不断完善,朝廷府库日趋充盈,财政收入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于盐税。

明清时期,朝廷延续了两宋的做法,实行“纲商引岸”制度。盐商运销食盐,需要缴纳盐课,领取盐引,然后到指定的产盐区购盐,再贩往指定的地区销售。在清朝,盐民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利用古代的设备开采盐井。1835年,自贡的燊海井凿穿厚厚的岩层,喷涌出黑色卤水,盐工们或许没有想到,这口盐井的深度已达1001.42米,是人类第一口超过千米的深井,堪称古代工程学奇迹。

盐业专卖,促进了国家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保证民生的稳定,可以说,盐是国家级的重要战略物资,受到了历朝历代的普遍重视。在王朝衰败的末期,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这个国家对盐已经无力把控了,这样的王朝离灭亡也只有很短的时间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盐在古代为什么不允许私卖?古代1斤盐的价格折合现在的30元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