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室作为统治阶级,无论是吃穿还是起居生活,处处讲究,都透露着一种尊贵的气度,以此来彰显皇室的与众不同。
不过古代皇室成员的丧葬制度,却让人觉得有点毛骨悚然,尤其是有很多皇帝、太后,他们死后很久都不会下葬,而是供在专门的大殿中。这在以"入土为安"为丧葬主要思想的古代看起来格格不入,而且如果尸身腐烂了,岂不是"大不敬"吗?
与众不同的皇室丧葬制度
一般来说皇室成员能够享受的丧葬规格,是非常彰显其身份的华贵,现在作为经点的各种被发掘的陵寝就能够体现出这一点,皇陵占地面积都很大,陪葬的珠宝玉器、瓷器、金银等不计其数,有的还会有非常不人道的人殉。
就像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样,有很多皇帝在自己壮年时期就开始命人设计并且建造自己的陵寝了,很多皇帝的陵寝一修就是十几年、几十年不等。
但让人觉得奇怪的是,按理说陵寝早早就准备好了的这些皇室成员,为何死后不赶紧下葬呢?根据文献记载我们可知,清朝的皇帝死后要在乾清宫先停灵27天之久,而孝庄皇太后甚至是死后37年才下葬的,可见清朝的皇帝如果要祭拜祖宗,是真的祭拜到了真人啊,说起来让人觉得有点毛骨悚然。
不过这并不是清朝皇帝的专利,早在汉朝时期,人们就发明了用金缕玉衣给君王尸身防腐的手段,并且那时候君王们下葬的速度也不一致,有的停放几天,有的几个月,有的甚至几年后再下葬。
古人的防腐技术
古代人即便再怎么讲究,尸体还是要腐烂的,这是自然规律,并不会因为人的愿望而改变,那么古人面对停放了几个月、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皇室成员的尸体,他们难道就不嫌气味恶心、腐尸有毒吗?
而且根据现代人对人体腐烂过程的探究,巨人观、尸体爆炸等等技术性难题都摆在眼前,古人又是如何处理这些难题的呢,其实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已经研究出了各种各样给尸体防腐的手段。
再加上有的皇帝去世比较突然,可能会存在陵寝还未建造或者还未建好的情况,因此古代的皇室下葬有一套"专业"的流程。
一般情况下,皇陵准备好之后,就要给皇帝选择下葬的"吉日",然后在选好的日子之前要先做法事,皇家办丧事会让大寺庙的和尚全都来一起念经,场面非常壮观,法事做完之后再举办下葬的仪式,将皇帝的尸身葬进皇陵中,之后就要将选好的妃子、宫女、太监等人进行陪葬,这个行为非常的残忍。
等这一系列的事情结束之后,工匠就要来封住皇陵,守陵的人也是专门负责皇陵的安全和整洁,有时候一些被贬的皇室子女也会来守陵,一住就是很多年。
其实不论防腐技术有多么高超,古人也不可能彻底祛除尸身上的臭味,但是皇室成员未下葬的时候,每逢需要祭拜的时候,子孙后代还是要前去祭拜尸身,这时候即使闻到了臭味也不能表现出来,一定要装得就像啥也没闻到一样。
不过仔细想一想,尸体腐烂的臭味和一般的臭味不一样,是非常令人反胃的,这些皇室子孙后代和大臣,在祭拜的时候还要忍受这样的奇臭,以及尸体腐烂后的细菌之类还可能让他们生病,就让人觉得古代人的生活也真是辛苦,顿时就再不羡慕古人了。
参考文献:《葬书》《清史稿》《汉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在古代,皇帝驾崩后为什么会“停尸”一段才入土?不怕腐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