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为救鲁国,子贡为何要给吴国挖坑,又让晋国和越国做大做强?

子贡应该是孔子所有学生里边最有本事的一个人,外交经商样样精通,其“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事迹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以一人之力不费一兵一卒而保全鲁国,子贡这番炫目操作的背后则是其对于时局利弊洞若观火的观察和把控。

“乱齐”是第一要务,也是核心目标

田常想在齐国作乱,又忌惮国内四大家族的势力,因此想借调他们的兵力来伐鲁以此削弱他们的实力。子贡的第一步“乱齐”大家都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正是齐国要攻打鲁国,才使鲁国有亡国之危,所以打乱齐国攻打鲁国的计划,削弱齐国的国力肯定是子贡需要的做的第一要务和核心目标。

子贡

而子贡具体又是如何调动齐国田常的军事攻打目标的,史记中有句关键的记载是这样的:“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田常这次为什么要攻打鲁国子贡是心知肚明的,就是想消耗国内四大家族的兵力,好为自己以后在齐国作乱做好准备。

明白田常的作战目的后,怎样去“乱齐”子贡心中就找到关键点了,那就是对于田常来说如何消耗四大家族的兵力,降低四大家族在国内势力才是最重要的,显然攻打鲁国这样的弱国是不利于他达成这个目标的,要打就打强国,而且还不能打胜,这样就既可以消耗四大家族兵力,又可以让国内更加依赖田常的势力。

孔子没有看错子贡

子贡这样的提议显然是正中田常下怀的,只是田常已经摆出攻打鲁国的阵势,总不能现在掉头去攻打别国吧,子贡对此也早有计划,不攻打鲁国,攻打谁呢,当然是攻打当时的霸主吴国了,实力最强绝对够你消耗兵力的,至于怎样才能调动吴国跟你干仗,子贡心中自有计划,于是就有了下一步“破吴”行动。

吴国是一把双刃剑,“破吴”是利用吴国的前提

子贡为什么不但要使吴国出兵攻齐,而且一定要让吴国的夫差破败呢,这里边的缘由,如果大家只是普通地看史记这一段记载的话,估计还是很容易忽略过去的,其实细品之下,你就会不得不佩服子贡对局势利弊的先见之明。

实际上借助吴国攻打齐国显然是一把双刃剑,当时的吴王夫差是有名的好战之人,如果吴国打败齐国,鲁国也很容易惹火上身,很大几率上吴国也不会放过鲁国,因为更加强大的吴国显然也会变成鲁国的灾难。

齐国田常

因此对于子贡来说,要想无害地借助吴国兵力就必须要让吴国打败齐国的同时,又不让夫差大胜而归。于是我们也就很能够理解子贡为什么在求助吴国的同时又要给吴国挖坑了。在明知道吴王夫差不放心后方越国勾践的情况下,依然要想办法调动越国以安夫差之心了。

而相对于好大喜功的夫差,越王勾践显然要实际得多了,子贡说服的角度也跟夫差面前说的完全不一样了,出兵出钱助夫差攻齐以消耗其民心兵力,设计让勾践留在后方以待时机攻击吴国,子贡的这个方案显然也是勾践梦寐以求的,二十年卧薪尝胆等的就是这个时机,就这样子贡成功地提前在吴国后方挖好了一个大坑。

唯有晋国才能有效地牵制胜利后吴国

至于子贡为什么给吴国挖好越国这个坑后,转眼间又来到了晋国,提醒晋国做好准备,防范夫差的进攻。显然是觉得要让吴国跳坑,只靠越国在后面挖坑还远远不够的,必须拉上夫差的死敌晋国,一旦吴国打败齐国后,吴国必然会顺势攻打晋国,而勾践能否放心在吴国后方起事,关键还是要看晋国在前方对夫差的牵制效果,如果晋国届时不但能够拖住吴军,甚至打败吴军,显然是非常有利于勾践在吴国后方趁虚而入的。

吴王夫差

后来的局势果然一切如子贡布置的那样发展,吴国在艾陵打败了齐国,夫差趁势在黄池逼着晋国开会,而晋国以逸待劳在前方战胜了吴军,勾践则在得知晋国战报后攻取了吴国都城,杀死了吴国太子,吴国就此急剧衰弱,失去了霸主地位,而鲁国不但成功化解此次危机,并由此改变了五国的强弱形势,在诸国夹缝中赢得了将近二十年的和平时光,子贡此举可谓是一石二鸟。

子贡因势导利,环环相扣,弹指间改变五国强弱形势,化鲁国危机于无形,其对诸侯利弊得失的分析,对局势的调动掌控,深谋远虑的外交手腕,都可堪为中国外交智谋的典范,而如此子贡,经商亦能够成为儒商鼻祖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资料: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大家好,我是四眼侃历史,坚持优质原创,有缘就关注,品读经典,一起学习,精彩不错过!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为救鲁国,子贡为何要给吴国挖坑,又让晋国和越国做大做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