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00多年的时候,世界上的某一个地方发生了一场灭国战争,虽然和中国毫无关系,但中国却从中谋取了巨大的利益,不仅新开辟了一块管辖区域,更巩固了大唐在世界的政治地位。
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一样,但却是真实的历史,至于战争的双方则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而这就要从波斯的历史开始讲起。
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始于公元前600年左右,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波斯是伊朗在古希腊语和古拉丁语中的译名,现存的伊朗民族大抵就是波斯人的后来。
一些史料和出土文物表明,波斯人有迹可循的历史文明大约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公元前2000年的时候,古波斯人以游牧部落的形式从中亚地区迁徙至今天的伊朗地区,并且自此定居下来。
公元前8世纪,波斯人占领了法尔斯地区,且由此得名“波斯”,在这里建立起强大而昌盛的波斯帝国。平时以耕种灌溉农业为生,擅长手工艺品的加工和制作,包括有地毯,陶瓷,羊毛制品等等均世界闻名。
在宗教信仰上,波斯人原本多信仰拜火教和摩尼教,值得一提的是,拜火教也就是琐罗亚斯德教,它作为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是在伊斯兰教诞生之前,对西亚人民造成影响最大的宗教,对中国人也产生了同样大的影响。
在不少典籍中都可以发现,拜火教于北魏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原,到了唐朝,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东西两京还专门设置了拜火教的祆祠。而拜火教在传入中原后,不断融合基督教,佛教等其他宗教教义,后来还衍生出了明教,明教与明朝的诞生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回顾波斯帝国的历史,公元前558年建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被称为是波斯第一帝国。在居鲁士大帝的统治下,波斯一跃而成当时最强盛的君主制帝国,先后征服了米底王国,吕底亚王国等等,古巴比伦,古埃及都成为了它的囊中之物。等到薛西斯一世的时候,阿契美尼德王朝已经是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也是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世界性帝国。
公元前330年,阿契美尼德王朝灭亡,接替它的是马其顿帝国,不过马其顿帝国尚未发展壮大,就分崩离析,在那之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发展,波斯最终被罗马共和国彻底征服。
直到公元前247年,生活在今天伊朗东北的一群游牧民族,才重新建立起阿萨息斯王朝,也就是波斯第二帝国,又称安息帝国。在统治的全盛时期,安息帝国幅员辽阔,疆域西达小亚细亚,东抵阿姆河,同时凭借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它还是古代的商贸中心,与汉朝,罗马,贵霜帝国一起并列为亚欧大陆四大强国。
取代安息帝国的是萨珊王朝,即波斯第三帝国,萨珊王朝一直统治着波斯地区,直到阿拉伯帝国入侵为止。可以说,古典时代晚期的萨珊波斯被认为是波斯最具有影响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见证了古波斯文化发展的巅峰状态。
公元628年,萨珊波斯发生政变,中央政权走向衰落,同时阿拉伯人发兵侵入波斯。内忧外患之下,曾经强盛的帝国也不堪忍受,卡迪西亚会战之后,伊嗣埃三世逃亡东方最终死于刺杀,萨珊帝国灭亡。
这场萨珊帝国的灭国之战可谓是轰轰烈烈,但却与我们中国毫无关系,但是唐朝与波斯曾历代交好,多有贸易政治往来,所以在萨珊波斯灭亡之后,一部分波斯人选择逃向中国,其中就有伊嗣埃三世的儿子卑路斯,请求大唐出兵复国。
其实在卑路斯之前,他的父亲就已经多次向当时的唐太宗求援过,不过太宗理性思考后,以路途遥远为由拒绝。而卑路斯在654年也向唐高宗求援过,同样被拒绝,661年再次求援高宗,此时高宗觉得是控制中亚的好时期,便答应了卑路斯。
权衡利弊得失后,唐高宗并不愿意出兵远征西域,毕竟风险太大,酬劳太小。但是面对昔日的朋友,唐高宗也不能将他们拒之门外,所以便成立了波斯都督府(今伊朗扎博勒),任命卑路斯为都督,归安西都护府所管制。
不过最终卑路斯也没能守住这块土地,在阿拉伯的步步紧逼下,不得不节节败退,一路东逃到长安,至此在长安城终老。
可能大家会有所疑问,卑路斯为什么会跑到中国来避难?唐朝为何又成为了西域、中亚西亚各国政治流亡者的“避难所”?这主要原因还得从军事力量和政治地位来分析。
公元7世纪,世界格局是大唐与大食(阿拉伯)分庭抗礼,两个世界级帝国的交叉点刚好又在中亚和西亚地区。而大唐是当时唯一能挡得住阿拉伯帝国进攻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和阿拉伯帝国交战能胜多输少的国家。
中亚西亚这些国家亡国后,别的国家根本罩不住这些流亡政权,包括当时的世界第三强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也扛不住阿拉伯的军事打击。而唐朝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帝国,军事力量在阿拉伯之上,所以这些流亡政权都喜欢把唐朝当避难所,遇事就找唐朝帮忙。
再者说,当时唐朝的政治地位是独一等的,包括阿拉伯帝国也不得不承认。唐袭隋制,国家体制十分完善,外交方面又奉行“海纳百川、自服四夷”的政策,在用人方面也不分华夷,能者居之,所以深受各国信赖,尊奉太宗皇帝为共主“天可汗”。
唐朝的“天可汗”称号可不是开玩笑的,至少比如今的“北约”要强。大唐的皇帝成为天可汗后,不仅仅是荣誉方面的成就,更是成为了各国的领头人,负责维护世界和平秩序,仲裁各国的纷争,对“成员国”是具有绝对统治力的,这一点美帝是做不到的。
卑路斯来唐求助时,正是唐朝天可汗的巅峰时期,唐朝如日中天,面对他国求助,又怎会置之不理眼看阿拉伯以强欺弱。接受卑路斯的求助更体现了大唐的正义,进一步巩固了大唐在世界的政治地位。
所以在太宗高宗时期,不管你的敌人有多牛,只要唐朝愿意相助,别的国家罩得住的,唐朝也罩得住,别的国家罩不住的,唐朝也还罩得住。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这个朝代被称为流亡政权的“避难所”,甭管多强,都能罩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