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应用于战争,一是要有战争需求,二是要有相关技术。不用说也都知道,中国古代战争一直很多,对于武器杀伤力的需要是热切的。而中国的火药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先是火药的问世,再是火器的运用。
火药起源于炼制丹药,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到了秦皇汉武时期已经发展到鼎盛。秦始皇兼并六国,坐拥天下后,就琢磨着怎么长生不老,怎么让秦国万世千秋,于是他想到了仅存于传说中的仙术,炼制长生不老丹药。汉武帝在位期间也犯过糊涂,妄想长生不老甚至还亲自炼丹。不过说到皇帝中最痴迷于炼丹的可不是秦皇汉武,而是那个最怕宫女拿绳子的嘉靖帝。
所以历史的发展有时候就是这么凑巧,丹药是不可能长生不老的,但炼着炼着,误打误撞就发现了火药的配方,不过,代价是把炼丹炉给炸了。
炼丹师们自然不会对这个破坏自己炉子的配方感兴趣,但这个配方落在了打仗的将领手里,可就起了大用了。最开始古代战争对于火的运用,多是将易燃物品点燃后用箭射出去,用来烧毁敌方的东西等,比如说著名的赤壁之战,就是火攻的经典战役。
唐朝时期,用火药制作的武器出现,并且运用于战争之中,这算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但是通过各方资料可以看出,当时的火器还是聚焦于火药的爆燃上,还没有开发出火药的轰炸属性,比如伏魔飞火棍、烧天烈火弹和发机飞火等。这也是因为当时火药的配方还没有那么完善。
宋朝是火器发展最迅猛的时期,主要有两个重要的突破,第一个就是突火枪的出现,可以说它是现在所有管状喷射型武器的祖先。突火枪是竹子做成的管筒,内部装有子弹,有效射程可以达到150米远。
第二个就是震天雷,它有两种用法,既可以将其点燃后放置在投石机上,投至远处爆炸,这种引线会比较长,多用于攻城和守城。又可以将引线制短,点燃后就地爆炸,这一种已经具备了手榴弹的基本雏形。
时间来到了元朝,元朝对于火药发展的贡献主要在于传播。蒙古铁骑是当时世界上实力最强悍的一支军队,可以说是傲视群雄,打遍天下都难觅对手。蒙古铁骑走到哪里将火药打到哪里,火药也就因此得以传播。
此时,中国不但是发明了火药,还已经有较为完整的火器技术,而西方接受的也正是这两样。之后西方花费了几百年的时间才能与中国的火药发展相持平。
12世纪火药传到西方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冷兵器时期,骑士就是战争的主力,地位崇高。火药可以炸穿铁甲,还可以攻城。在火药面前,骑士们精心特制的铁甲和武器都黯然失色。
而骑士也是西方封建贵族统治的支柱,火药的出现极大地打击了贵族的势力,一场变革正悄然上演着。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和工业革命,西方有效地完成了经济、文化和科学上的大飞跃。西方能够在火药方面赶超我国正是因为西方技术的发展。
而此时,清朝正关着门,依然做着自己的上国梦。鸦片战争中,英国运用从我国学习并发展升级的火药炸开了清朝的大门。在对战过程中,清朝将领很明显地发现了双方火药的差别,敌方的火药威力猛,精准无比,而清朝的火药准头不行,因内部杂有泥沙,威力也一般。
当时英国军队还收缴到了清朝的火药,但是发现这些火药极其劣质,按照英国的标准是完全不能用的,但又不能让这些火药重新回到清朝手中,于是就地销毁了。
我国的火药技术后来没跟上发展的原因,一是技术长期掌握在极少的几个人手中,就是为了保密,但其实这样并不利于技术的更新升级。二是清朝闭关锁国与世界发展潮流隔绝,错过了极好的发展时机。果然,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技术不如别人,就只能等着落后挨打。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发明的一种武器,西方改进后拿来对付中国,中国还吃了不少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