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有人说商鞅是一个薄情寡义的刻薄的人,对此你怎么看?为什么?

商鞅为报答秦孝公的知遇之恩,是大刀阔斧的进行政治改革,没有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在明主秦孝公死后,他被秦国人车裂而死。他是个历史上的悲剧人物。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商鞅本名公孙鞅,是魏国相国公叔痤的门客。公叔痤生前曾向魏惠王举荐公孙鞅,公叔痤死后,魏惠王也没有重用公孙鞅。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在求贤,就离开了魏国来到秦国。他通过好朋友景监的关系见到了秦孝公。通过多次的深入交谈,秦孝公认为公孙鞅是个难得的治国贤才。

秦孝公开始重用公孙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政治改革变法。他制定司法制度,禁止民间私斗,一切赏罚和爵位都以军功为标准,奖励生产,如果因为懒惰或者经商而导致贫困的,一律罚为奴隶,没有立功的人即使很富有也不能用豪华的东西。这些法令制定后没有马上就公布,公孙鞅怕老百姓们不相信他,所以他在南门树起三丈长的木头,宣布谁能把它搬到北门就赏赐十金。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没有人去搬。公孙鞅以为赏金太少,于是把赏金增加到五十。这时有个人站出来把木头搬走了,公孙鞅马上就给他五十金。表明自己说话算数。不久他就公布了新法令。

刚开始改革的时候,大家纷纷反对,很多人都说新法令不好。不久太子也犯了法,公孙鞅说:‘法令之所以得不到惯彻,都是上面人没有好好遵守。’太子当然不能罚,所以太子的两个师傅就代替太子受刑,一个被打一顿,另一个在脸上刺字。从此秦国人都不敢犯法了。

10年后,全国上下都觉得新法令好得很。秦国治安大有好转,士兵的战斗力也提高了很多。当初那些说新法令不好的人现在却夸奖起来。公孙鞅说:‘这些人都不是好人。’下令把他们迁到边境去,从此没有人敢议论新法令了。

公孙鞅很快被升为掌握兵权的大良造,开始带兵打仗,多次击败魏国,迫使魏国把都城迁到大梁。公孙鞅凯旋而归,被秦孝公封在商这个地方,从此人们就叫他商鞅了。

商鞅的改革得罪了不少秦国的权贵。不久秦孝公死了,太子即位。那些反对商鞅的人就说他的坏话,诬告他谋反。太子就派人去抓商鞅,他好不容易跑到了魏国,魏国人说:‘商鞅是秦国的通缉犯,秦国那么强,我们不敢得罪。’他们把商鞅送回秦国。商鞅最后被秦国人车裂而死。但他实行的法令却保留了下来,秦国的国力日益强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有人说商鞅是一个薄情寡义的刻薄的人,对此你怎么看?为什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