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曾国藩:你自律的程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中国历史上励志人生的典范有两个人,一个是从不完整的身体到完美人生的司马迁;一个是从笨小孩到儒家大师、清朝中兴名臣,号称是“完人”的曾国藩。

司马迁遭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和耻辱,用遭受了宫刑之后不完整的身体,完成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在历史上镌刻下光辉的名字;曾国藩是一个乡间资质平平的少年,秀才考了好几次,考场作文竟然被拿出来当作反面教材。在与太平军作战中甚至要投水自尽,但曾国藩最终挺过来了,成就一代伟人的美名。

司马迁与曾国藩的逆袭,非关运气,也无祖荫,而是出自百折不挠的意志,出自近乎自虐般的自律。

自律,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人生有多自律,就会有多成功。

能自律,为狠人。所谓狠人不是好勇斗狠的人,而是对自己狠的人,因为你不对自己狠一点,未来的人生和社会就会对你狠十点。

人从动物界走来,自然带有动物的本性。孟子说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就是四端,如果让自己不至滑落到禽兽的行列,就要“求放心”,其实“求放心”的过程就是自律的过程。

曾国藩在30岁时就立下大志,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圣人很难,这需要严格自律;禽兽容易,只要放纵自己就好了。

曾国藩最终选择了一条异常艰苦的修行自律之路,而没有放纵自己成为禽兽。

人带着动物的影子,连圣人也不例外,更何况是资质平庸的曾国藩。

曾国藩曾经和我们一样,年轻时也是一身的臭毛病。

他喜欢抽大烟;

他喜欢看美女,听说朋友家新纳的小妾就忍不住要去看,甚至多看几眼语言挑逗;

他喜欢下棋,经常一天都与别人下棋;

他喜欢吹牛卖弄心高气傲心浮气躁;

他经常流连于烟花巷陌之地;

他喜欢看热闹,经常呼朋唤友去菜市口,看人行刑砍头。

总之,凡人有的毛病曾国藩都有,甚至有些毛病比我们的现代人更深。

欲望如同野兽,任其发展,最终将吞噬我们自己,让自己物化为禽兽。远离禽兽的办法就是自律。

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说,中国人最高理想是“内圣外王”,这是儒家知识分子的最高追求。但好玩的是,最先提出“内圣外王”的人,却是反对儒家的庄子。

所谓内圣其实就是修心和自律,这一点儒道两家殊途同归,儒家讲“诚意正心”、“君子责己”、内省慎独;道家老子讲清静无为、“守虚极致静笃”;庄子说要“心斋”“坐忘”“虚室生白”,最终达到逍遥之境。这些都指向一个问题,守住身心,用高度的自律,同本能欲望和缺点作斗争,像勇者壮士断腕,如壁虎断尾求生,同昨天的旧我说再见,迎接新我。

曾国藩曾经拜理学家唐鉴为师,唐鉴告诉他,自律最好的办法是坚持写日记,每天反省自己。曾国藩将这一习惯坚持了好多年,虽然曾经中断过,但后来痛下决心,将写日记作为锤炼心智坚持自律的重要手段,坚持到了临终的那一刻。

他在日记中经常痛骂自己是禽兽,反思贪财偷懒好色抽烟拖延症等恶习,以最强大的自律磨练意志。曾国藩烟瘾很大,曾经因为戒不了烟而被迫转学,后来他亲自砸了烟具,发誓永不再吸,他在日记中发誓永不再吃烟最终成功戒烟。

他给自己定下十二条天规,分别是: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记茶余偶谈、自作诗文数首、谨言保身、早起临摹字帖和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自律还体现为寻求他律。别人写日记往往写下心中的秘密和欲望,比如季羡林先生在年轻的时候就在日记中写下不可言说的欲望。所以一般人的日记往往秘不示人。而曾国藩写日记是为了自律,他将日记公开,供亲戚朋友们点评,类似于今天发微博,但你敢用微博公开你那些真实的想法吗?

曾国藩此举是接受他律,逼着自己走向更高层次的自律。

逆袭的人生,来自高度的自律。

人生道路千万条,自律最重要。

红尘喧嚣众声喧哗。随大流只能是乌合之众而泯然众人矣;

唯有严格的自律才能让你与众不同。

自律就是对自己狠一点,再狠一点,然后你人生的层次就会高一点,再高一点。

成功的人生,无它,自律而已。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曾国藩:你自律的程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