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照不是当代产品。它早在19世纪西方列强开始进行全球殖民扩张时就诞生了。当时,为了跟上世界潮流,清政府还开发了护照等东西。国力薄弱的清政府护照上会写些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清朝护照诞生的背景。其实,早在17世纪,清朝就有了类似护照的东西。会议护照是在“信笺式集体护照”的情况下签发的。与《西游记》中唐僧的证件类似,护照可以控制整个群体。毕竟,他们中很少有人单独出国的。一般来说,清朝派使者到外国。
十九世纪,尤其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署《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从那时起,中国有两种主权领土。此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国外经商,越来越多的中国劳工外出谋生。个人护照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因此,清政府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制作个人护照。由于技术条件有限,当时的清朝护照相当简单。这只是一张盖有公章的纸,没有照片。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清朝驻外官员用文字描述人的外貌和体征,以便于外国使馆的辨认。
如此简陋简朴的护照,加上当时清政府的国际地位。许多国家不承认中国护照,甚至直接拒绝中国人入关。虽然没有得到承认,但清政府还是在背面加了一个非常强硬的字:“当你带着护照越境时,请立即检查放行,按协议保护,不要妨碍。”
虽然很明显西方国家不会公平对待我们的公民,但是清政府仍然试图保护我们公民的尊严,这真是令人心痛。
后来,清朝垮台,清朝的护照也死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华民国护照。但是,由于当时中华民国成立,无计可施。即使在1912年清朝灭亡后,其护照仍长期使用。直到1931年国民政府颁布《护照条例》,国民护照式样才正式统一。
我们国家的护照封面已经从过去的每一页都经过了仔细的处理。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护照是世界上最好的护照之一。这种优秀不仅是外表,更是背后的意义。
当时的清政府十分软弱,只能在一张薄薄的纸上写下硬字来安慰海外旅客。如今的中国护照,不需要多写什么字,只要用“中国护照”这四个字,就能让世界各国公民投下羡慕的目光。这是自尊的提高,也是民族自豪感的体现。
当然,这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建设祖国密不可分。只有当中国强大起来,中国人民走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他们才能昂首挺胸,充满信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清朝时中国护照,上面一句话扎心了,网友们:国虽弱却很硬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