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清末老照片:非同寻常的人物合影,个个都是慈禧太后宠信的重臣

今天与大家一起赏析一张非同寻常的清末老照片。说它“非同寻常”,因为在照片中出现的15人,个个都担任着朝廷某方面的一把手。

非同寻常的清末大臣合影。

具体来说,照片中有大学士、军机大臣、六部尚书以及地位最为显要的两位总督,相信对清史比较熟悉的朋友已经认出了他们分别是谁。在此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自左往右,后排:左都御史寿耆、大学士世续、直隶总督袁世凯、学部尚书荣庆、大学士那桐、军机大臣瞿鸿禨、礼部尚书戴鸿慈;前排:军机大臣铁良(照片内标注有误)、户部尚书张百熙、兵部尚书徐世昌、镇国公载泽、刑部尚书葛宝华、工部尚书陆润庠、吏部尚书奎俊、两江总督端方。

他们深受慈禧太后宠信,堪称朝廷柱石,代表慈禧太后统治天下。

清晰展示一下15位大臣。

这张照片在什么背景下拍摄的呢?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在听了镇国公载泽等大臣的出洋考察汇报之后,慈禧太后决定逐步推行立宪政体。她认为,实行立宪,首先要进行官制改革。

载泽等五大臣在英国考察。

同年9月1日,光绪帝向全国传达了慈禧太后的懿旨:“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并将各项法律详慎厘订,而又广兴教育,清理财务,整饬武备,普设巡警,使绅民明悉国政,以预备立宪基础。”

随即,清廷特设了一个机构主办其事,称之为厘定官制馆。诏派载泽、世续、那桐、荣庆、载振、奎俊、铁良、张百熙、戴鸿慈、葛宝华、徐世昌、陆润庠、寿耆、袁世凯公同编纂官制,又派庆亲王奕劻、大学士孙家鼐、瞿鸿禨总司核定。

这个新机构于9月4日召集第一次会议,9月6日起在朗润园开始编订改制方案。上文照片很可能是这一时期在朗润园内拍摄的。

端方本非厘定官制馆的成员,但他是出洋考察大臣之一,又是地方上地位仅次于袁世凯的总督,编订改制方案时难免要咨询他的意见,所以他也出现在了照片中。

载泽,他主持拟定了官制改革方案。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大臣们议定了改制方案,并得到慈禧的首肯。11月6日,光绪帝发布裁定朝廷官制上谕,将各部院进行更改名目、合并裁撤,如巡警部改为民政部,户部合并财政处改为度支部,兵部合并练兵处、太仆寺改为陆军部,刑部改为法部,商部合并工部部分职能改为农工商部,理藩院改为理藩部,大理寺改为大理院,增设邮传部、海军部、资政院、审计院,等等。

此次官制改革的大原则是“大权统一于朝廷”,巩固强化皇权。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改制的主要意义在于理顺了各个部院的职能,真正体现出的历史进步性微乎其微。

慈禧太后。

即便是这些表面的改革,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不少王公大臣向慈禧太后提出了反对意见。据说慈禧一度深受其扰,对身边人诉苦说:“我如此为难,真不如跳湖而死。”

各位网友,你怎么评价1906年的官制改革?怎么评价照片中各位大臣的历史功过?请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清末老照片:非同寻常的人物合影,个个都是慈禧太后宠信的重臣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