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追求财富比保持财富容易。以中国历史上历代“失败者”帝王为例。他们的祖先为征服这个国家而努力工作。然而,由于后世的纵容和幸福,皇室分裂,地位得不到保障。最后,他们被逐出王位,因为他们不懂如何存钱。虽然有钱的时候知道如何花钱是一种学问,但是在没有钱的时候愿意花钱是另一种学问。晚清名士曾国藩是这一知识的鼻祖。
曾国藩生于1811年。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年轻时就熟悉四书五经。27岁时,他进了国子监,为朝廷工作。曾国藩在当上大大臣之前,生活非常顺利。但你知道吗,曾国藩年轻时穷得不能继续生活下去。然而,他敢于花钱买“刀锋”,成功扭转了他的命运。他在《为曾国藩算账:清朝高官的收支》一书中,详细描述了曾国藩玩弄财政的手段。
曾国藩30岁时留下了一整年的收支账。从账目上可以看出,曾国藩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70%都花在了身上。他的日常生活就是让家人过上安逸的生活。在社交方面,他花了必要的开支与官员交朋友。32岁时,曾国藩被任命为四川省考试的主考,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肥肉工作。不过,曾国藩在购买的衣服清单上明确指出,“买蜂蜜蜡珠应该是假的”。可见他不想花钱买衣服。
41岁的曾国藩因为经济拮据,已经12年没有回老家了。在其仕途的前三年,曾国藩仍然给贫困的家乡寄钱,主动承担起家庭责任。当他借钱维持生计时,他会把钱借给朋友,并告诉儿子不要向朋友借债。凭着这一原则,曾国藩终于在41岁时翻身,摆脱了经济困难的桎梏,在官场上一飞冲天。
晚年,曾国藩把花钱的艺术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我们不能不跟着会员的钱走。人际关系是人生的原则。跟随会员是联系的纽带。如果我们在钱上花了很多钱,我们会让对方永远记住自己。第二,我们不应该吝啬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当对方陷入金融危机时,我们必须尽力帮助他们。我们不应该让朋友们的心凉下来。与锦上添花相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更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我们应该愿意在家庭成员身上花钱。如果家庭成员有幸福感,他们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赚钱动机。我们常常能容忍自己的不幸生活,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忍受我们的家人和自己一起受苦。这是事实。因此,正是在这三点上,曾国藩从12年的穷困潦倒的生活走向了辉煌的官场。他腰间的钱袋也越来越鼓。曾国藩的财务管理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老祖宗说过,无论有多缺钱,只要舍得在3方面花钱,钱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