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古代最强盛的王朝,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汉、唐,这两个朝代对外战争的胜率都很高,国内经济也都繁荣一时,但是这两个朝代都曾出现过和亲,牺牲一名女子却也只是保住了一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文成公主入藏。
在史书上,文成公主入藏是一段佳话,促进了汉、藏之间的交流,为双方的边境带来了和平,并且两国之间由此交好。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贞观八年(634年),当时的唐朝国力正处于上升期,周边敢于挑战大唐权威的势力都被揍了一顿,因此所有藩属国都在尽力地讨好大唐。
在统一西藏之后,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松赞干布遣使来到长安,希望能跟唐王朝建立起盟约,最好还能结得姻亲。然而李世民只喜欢小弟,直接拒绝了。
《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闻突厥及吐谷浑皆尚公主,乃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太宗未之许。
使者返回后当然不敢直接对松赞干布说人家压根就看不起你,于是委婉的表明大唐本来都要嫁公主过来了,但恰逢吐谷浑王入朝挑拨,最终被搞黄了。
松赞干布的反应很直接,大怒!然后暗中积蓄实力想要挽回面子。
638年,松赞干布集结兵力联合羊同一起攻打吐谷浑,当时的吐谷浑在635年已经被唐太宗遣李靖给狠狠揍了一次,可汗都自缢而死,只剩下个空架子。(参考唐击吐谷浑之战)
因此吐蕃军队很轻易地击败了吐谷浑,估计当时的松赞干布心情是极为愉悦的,毕竟报了那并不存在的挑拨之仇。
之后又整军向大唐进发,直逼唐朝的松州,直言若不和亲就会举重兵进攻唐朝。
唐朝的反应也很直接,你要打,那就陪你。
李世民遣侯君集为帅(大总管)、执失思力、牛进达、刘兰为行军总管击之。虽然派遣了四位将军,但最终登上舞台的只有先锋牛进达。
牛进达率领少部先锋军迅速击败吐蕃,斩首千余级,松赞干布马上就缩了回去,派遣使臣入长安谢罪,但是一面又不断骚扰唐朝的边境,逼迫和亲。
最终唐太宗考虑到征伐吐蕃的成本问题,为求一方安稳便同意了吐蕃的请求。
于民族大义上来说,和亲一事并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可怜了文成公主。
说到底此事毕竟不光彩,后世的史官只能转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赞扬,吹捧两族之间的友好,文成公主在入藏后也获得了极高的地位,过得很好云云...
但其实文成公主根本就谈不上幸福,她只是一个可怜的政治牺牲品。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来年,而松赞干布在第九年就死了,也就是说文成公主守了差不多31年的活寡。
而且就算在松赞干布活着的九年里,两人相处不过是三年,其余时间都属于被冷落,松赞干布有六位妻子,而文成公主是无名无实的哪一个。
在这六名女子中有一个是尼泊尔的“尺尊公主”,松赞干布对她就要重视多了,耗巨资修建了大昭寺。而对于文成公主,只是一座小昭寺。
文成公主带了很多的嫁妆入藏,但是在吐蕃人看来那却是进贡,是吐蕃王朝用武力获得的,属于“被迫下嫁”,如此一来面对的心态都是截然不同。
唐朝是古代一个极为强盛的时期,但也曾选择过屈辱的‘和亲’,虽然是为了维护和平的一种手段,只是对于这些女子来说实在太残忍,她们甚至连姓名都未能在史书上留下。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后来的李山甫也曾用诗句讽刺过这一政策。
如今一千多年已过,史书上只留下了促进两地文明交流的美好景象,可又有谁记得那个远离父母、远离家乡,一生不得所爱的女子深夜暗自垂泪。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大唐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之后的地位尊贵?真实的际遇令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