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傻皇子被当傀儡扶持登基,下一道圣旨后,百官才知他装疯37年

在历史长河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现象并不少见。尤其是皇室子弟,明争暗斗十分严重,迫害有才之人的事情也经常发生,曹植便是一例。锋芒毕露有时候未必是一件好事,可能因此招致杀身之祸,而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也不失为一种明哲保身。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李忱,不得不说,这位和以前的越王勾践有些相似,都很能忍。在其登基之前,李忱虽然作为一个皇子,但也经历了不少磨难与屈辱的生活。

李忱原名李怡,虽贵为皇子,但由于其生母地位低微,所以李忱和他母亲在宫中经常被人冷落奚笑。根据《旧唐书》记载,李怡从小不爱和人说话,宫中人都认为李怡十分呆,长大以后也一定没有什么才能。但李怡的哥哥,也就是之后的唐穆宗李恒对李怡很是看重,平常也很照顾李怡。

但是李怡的好日子并没有过很长时间,李恒死的早,后来的唐文宗和唐武宗先后继位,朝内也暗流涌动,大臣之间相互拉帮结派,相互明争暗斗,所以权力的更替动荡也十分厉害。李怡的母亲深知朝堂之上的危险,经常劝诫李怡要为人谨慎,处事小心,因此李怡表现的更为呆滞木讷。

但李怡的小心谨慎并没有使他的生活有所好转,反而使人更加看不起他,嘲笑与讥讽经常萦绕在耳边。文宗和武宗同样看不起这个显得呆滞的皇子,加之其地位卑微,他们经常在朝堂之上取笑他,让他难堪。但李怡知道,自己不能表现出任何怨气,他只能忍。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个胸怀抱负,腹有才华的人。

李怡一直隐忍到会昌六年,唐武宗突然病重,朝中大权也被宦臣马元贽等人掌握,为了想要在朝堂上一手遮天的野心,马元贽以一己之力排除了争议,决定扶持李怡坐到“皇太叔”的位置上,并把他的名字改为李忱。但他不知道的是,李忱将是他未来埋下的最大的隐患。同年3月末,武宗驾崩,37岁的李忱成功登基执政,李忱知道,自己的隐忍到头了,未来迎接他的将是从未有过的扬眉吐气。

李忱刚上位,便用巧妙的手段架空了之前宦臣的权力,并且还罢免了摄政的权臣李德裕的宰相。李忱雷霆般的手段震惊了百官,因为这不是一个呆滞的傀儡皇帝该有的手段。百官们慢慢地明白过来,这是一个可怕的君主,因为他藏的太深了。

李忱在位13年,励精图治,广纳贤才,朝堂上的风气也为之一新。李忱是一个有抱负的皇帝,他常以历代明君鞭策自己,并且在宦官弄权的问题上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改变,虽然因为局限并没有肃清朝堂,但宦官的权力依然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李忱的有作为和有魄力,在当时深受百官称赞。

李忱凭借着自己多年来的隐忍,最终扬眉吐气,不仅改变了人们心中自己屈辱的形象,还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不得不说,李忱所表现出来的毅力确实令人折服与敬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傻皇子被当傀儡扶持登基,下一道圣旨后,百官才知他装疯37年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