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赵高:逼杀秦二世后,着急登龙位,却为何又要自动放弃?

公元前207年,赵高发动叛乱,于望夷宫逼杀秦二世胡亥,这一年,他仅仅24岁,正值青春人生。史书上虽没有记载赵高的出生年月,但从他在秦宫中“管事二十余年”中可以判断,此刻的他只怕是垂垂老矣,用一个“老”字形容赵高,再也合适不过了,两朝元老、老成谋国、老谋深算,老奸巨猾。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竟然返老还童,不遗余力地发挥他的能量,变魔术般地在帝国上的政坛上上蹿下跳,竖提顺咬。不久前他刚刚借胡亥之手处死丞相李斯,加上之前的冯去疾,蒙恬,扶苏等人,帝国有用之人几乎全部被他玩死,当所有的政敌被铲除,当所有的对手被消灭,当所有的权力被掌握后,赵高终于把矛头对准了秦二世胡亥,他终究是闲不住的人。

赵高

元前207年,赵高派心腹阎乐包围望夷宫,曾经的暴君兼杀人魔王胡亥竟然祈求活路,他自愿退位,希望做个郡王,被阎乐拒绝后,他退让至做个富裕的老百姓即可。曾经横行霸道,杀人不眨眼的胡亥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天真烂漫,令人无语,他毕竟是赵高的学生,老师的那套权谋,他连皮毛都没有学到,赵高最终选择自杀,这是他生命中唯一的闪光点。

胡亥已死,赵高迫不及待地从他身上摘下玉玺,他穿上皇帝的衣服,带上皇帝的帽子,像模像样地朝大殿而去,目标就在眼前,他终于要登上龙位了。

就在赵高入座的那一刻,坚不可摧的帝国大殿却接二连三地摇晃起来,以至于他无法坐上龙位,最终与皇帝擦肩而过。这段神话般的故事,出现在《史记 .李斯列传》中,以现代科学而言,这个记载的确不可靠,但也并不是司马迁撒谎,此类说法出自当事人的“谣传”,司马迁只是如实转载而已,尽管如此,这并不是史学家的粗俗,反而印证了赵高不得人心,连老天都看不下去,所以才有大殿摇晃之说。(引玺而佩之,左右百官莫从;上殿,殿欲坏者三。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史记.李斯列传》)

赵高

赵高欲篡位,不但群臣不同意,连老天都刁难他,特别是老天的警示,让赵高心惊胆裂,他不但心中有愧,而且有鬼,那个藏在他心里的鬼,一直躲在阴暗之处,早已吞噬了他的灵魂,操作他的大脑和身躯,一直在干“亡秦”之事,以至于有人说,赵高是六国安插在秦国的卧底

赵高心中的鬼就是权力,从沙丘政变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权力的无限的贪婪。现在,他清除了所有的障碍,世间已无对手,怎料那些平日里被他视为蝼蚁草芥的群臣们竟然在关键时刻反对他,没有人听他的命令,他们神奇般竟然表现出不怕死的精神,连老天也来捣乱。赵高害怕了,他意识到达到权力顶点的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没有人搭理他,一刹那,赵高败下阵来,多行不义必自毙,他瞬间崩溃。

失落的赵高依旧没有放弃对权力的渴望,或许他已别无选择,他最终自动放弃,立子婴为秦王。关于子婴的身世,有人说是秦始皇的弟弟,有人说秦二世的侄儿,有人说秦二世的兄弟,子婴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帝国的权力不能真空,重要的是赵高完全可以操控他,借他之手,继续为非作歹,祸国殃民。

秦宫

赵高从来都不会失算,扶苏、蒙恬、冯去疾,李斯,连秦二世都不是他的对手,他们都被赵高算计,玩弄而死,何况是弱不禁风的子婴,他不过是赵高手中的小虫而已,翻手间可捏死它。

子婴接到赵高的邀请后,并没有急于即位,而是躲在家里不出门,是不想,还是不敢,我们不得知,但他却并未闲着,他在谋划更大的事。沉不住气的赵高亲自登门来请子婴,就在他踏入大门的那一刻,被埋伏在门后的子婴等人斩杀,并灭其三族。赵高在帝国的政坛上混的风生水起,身经百战而无有对手,这一次难道是“孤独求败”不成?多行不义必自毙,机关算尽太聪明,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大约如此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赵高:逼杀秦二世后,着急登龙位,却为何又要自动放弃?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