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被后世夸上天的皇帝,称帝后与生父老死不相见,还把父子改成舅甥

在中国的统治历史,家天下政策绵延了上千余年,从尧舜禅让之后,大禹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至此开启了君主世袭的传统。自古以来,封建帝王将国家视作是自己的所有物,以姓氏作为传承依据,世代相袭。

一般来讲,父亲都会将自己的皇位传给儿子,如果没有儿子,那就是自己的兄弟或者其他亲属,但通常都是在同一个姓氏家族里流传,自然,这也成了后人区分不同王朝的又一种方法,就比如最为人所知的李唐王朝。可以说,君主对于国家皇权的执着,有一部分全部在于对姓氏传承的执着。

但是有一个皇帝,他虽然也没有后嗣,但却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侄子,也就是他妻子哥哥的儿子。这关系说远也不远,但绝对不算近,毕竟也算得上是异姓氏了,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而这个接受了皇位的人也是一代奇人,先不提他在政治上的英明神武,深受爱戴,光是他终身不见自己生父这一点,至今以来都是众说纷纭。

而这两个人就是五代时期,后周的开国皇帝周太祖郭威和周世宗柴荣。至于他们二人的故事,那可就要从郭威的建国历史开始讲起。

郭威出身低微,父亲在他小时候就遇刺身亡,而他的母亲在带着郭威投奔亲戚的路上,又不幸因病辞世。所以郭威从小跟在姨母韩氏身边长大,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不好受,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坎坷的经历,使得郭威的品行和意志得以磨砺,为他日后能建功立业埋下了引子。

长大成人后的郭威,身材魁梧,勇气过人,平日里喜欢打抱不平,他本来跟在李继韬身边,后来又被收编进了后唐军队,从一个基层小兵一步步干到了后唐皇帝李存勖身边的亲兵。

郭威在军中威望很高,而后汉隐帝刘承祐继位之后,郭威因为拥立有功,更是一度官拜枢密使,几乎掌握全国的兵权。当时一些节度使相继起兵造反,朝廷屡屡派兵讨伐都无功而返,这些人反而愈加猖狂,而郭威率兵出征后,兵贵神速,不出几日就平反了所有的匪徒,一时间,郭威在朝中的声望几乎无人能及。

刘承祐自从当上皇帝之后,就对郭威这个猛将十分猜忌,想方设法对其加以暗害。而郭威也不会坐以待毙,在走投无路之下,他选择起兵造反。得知郭威造反的消息,刘承祐就把郭威留在京城的所有亲属全部杀死,就连襁褓之中的婴儿都没有放过。

这一举动无疑于彻底激怒了郭威,很快,郭威就率领军队攻入城下,一番波折之后,郭威顺利的夺得国政。公元951年,郭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这也就是历史上的“后周”。

当上皇帝后的郭威,励精图治,他崇尚节俭,仁爱百姓,他曾亲口对手下人说:“我是一个穷苦的人,有幸当上皇帝,怎么敢自以为劳苦功高,用百姓的疾苦奉养自己呢?”郭威言出必行,他不仅大大减轻人们的赋税,还带头节省,可谓是一代明君。

在郭威治理之下,后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变得富裕强盛,重新焕发生机,然而也许是天妒英才,这样一位优秀杰出的君王却无法千秋万代。显德元年,郭威就因病驾崩,去世前,郭威还不忘叮嘱后人要求丧葬一切从简,万不可太过兴师动众。

同时令人遗憾的是,郭威因为全家都被杀光,所以并没有留下后代,而且他深爱自己的亡妻圣穆皇后柴氏。柴氏在郭威落魄低微的时候,就陪伴在他的身边,所以柴氏故去之后,郭威并没有另娶皇后,虽然没有亲生儿子继承皇位,但郭威选择将皇位传给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义子柴荣,也就是妻子的侄子。

在中国历史上,郭威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这么做的人,而历史也证明了他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

柴荣虽很早就被过继给了郭威,并且改名为郭荣,但其实他的父亲柴守礼还尚在人世。而柴荣即位之后,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封自己的亲生父亲当个太上皇,而是认开国皇帝郭威为父,柴荣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

古人最讲究的就是“礼”字,柴荣能够继承这个皇位是因为郭威,他是以郭家继承人的身份登基的,所以郭威才是他名义上的父亲。至于柴守礼,虽然有父亲之实,但却也有遵守“礼”,柴荣既然认开国皇帝郭威为父,就不能再认柴守礼为父了,这一点,柴荣也是十分清楚。

所以,他对待柴守礼在礼仪方面,均“以元舅礼之”,而且柴荣称帝的时候,柴守礼已经退休回到洛阳安度晚年,直到柴荣身死,父子俩也没有见过一面。虽然听起来很残忍,但确实也只能这样做。

柴荣柴守礼父子俩自然也想见,但按照古代礼仪规定,即使是老国舅见皇帝也得行跪拜之礼,亲爹给儿子下跪,但这在“人伦上并不合适,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父子俩索性就不再相见了,以至于老死都未相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被后世夸上天的皇帝,称帝后与生父老死不相见,还把父子改成舅甥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