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五代英雄列传:卧虎藏龙

公元936年,太原节度使石敬瑭指责后唐皇帝李从珂即位非法,率部反叛唐朝。随后,石敬瑭向辽朝借兵平天下,表示愿意割地称臣,辽朝皇帝耶律德光亲率5万契丹铁骑攻入中原,辽晋联军与唐军在团柏谷爆发激烈交战,唐军大败,死伤万余人。石敬瑭乘胜长驱南下首都洛阳,后唐王朝统治全面崩溃,末帝李从珂见大势已去,登上玄武楼引火自焚,后唐至此灭亡......

门下强将

石敬瑭出生于太原汾阳里,从小就沉默寡言,平时喜欢阅读兵书,研究带兵打仗,非常崇拜战国时期的名将。长大后,石敬瑭跟随大将李嗣源出征讨伐敌人,由于石敬瑭善于骑射,很快便晋升为精锐骑兵“左射军”,更是被李嗣源视为心腹大将。

石敬瑭非常受到晋王的器重,更是迎娶了大将李嗣源的女儿,成为李存勖麾下的一员骁将。公元916年,晋王李存勖与梁军交战时,晋军还没有列好阵势就遭到突袭,李存勖险些被梁军所杀,幸亏有石敬瑭率领数十精锐骑兵驰入敌阵,拼命东挡西杀,遏止住了敌人的攻势,才救出晋王李存勖脱险。

事后,晋王李存勖称赞他勇猛威武,抚摩着石敬瑭的背脊,说道:“大将门下出强将,这话不错啊”!并颁赐财物与酥食给他,石敬瑭由此战而名声远扬。

挺身挥剑

石敬瑭除了救过晋王李存勖之外,还数次救出岳父李嗣源,作战锐不可当。公元917年,李嗣源与梁军战于莘城,晋军陷入敌阵之中,石敬瑭挺身挥剑,来回辗转战斗,率领精锐骑兵冲锋陷阵数十里,大破梁将刘鄩,救出岳父李嗣源。

公元918年,晋军与梁军激烈争夺黄河沿岸,大将李嗣源攻下了杨柳镇(山东)后中了敌军埋伏,危急时刻,石敬瑭率领精锐骑兵掩护撤退,大将李嗣源才得以突出重围。公元922年,晋军在胡卢套地区作战不利,大将李嗣源逐渐败退,石敬瑭拔出长剑,杀出一道血路,用身体保护岳父李嗣源撤退,此时周围的梁军干望着他,无人敢上前阻击。

公元923年,大将李嗣源去前沿阵地观察梁军,结果又遭到了敌人出其不意突袭,被梁军重重围困,石敬瑭手持战戟奋力杀敌,与梁军血战到底,亲自斩杀数个敌人后,再次救下岳父李嗣源免于一死。

同年,晋王李存勖称帝建立了后唐王朝,派遣大将李嗣源越过黄河深入攻取郓州,石敬瑭率领五十精锐骑兵跟随出战。石敬瑭作为先锋将领,亲率精锐骑兵突袭东门进入郓州,唐军勇往直前,石敬瑭在交战中被大刀砍中,伤口血流不止,仍然与敌人奋力死战。最终,石敬瑭率兵攻取了郓城的中心地带,紧接着南下攻克了汴水,为消灭梁国立下不朽战功,成就了后唐一统天下的局面。

龙虎斗霸

公元926年,后唐王朝爆发内乱,唐帝李存勖派遣大将李嗣源前往镇压魏州(河北),结果李嗣源的军队行走至一半也发生了哗变,叛军纷纷拥立李嗣源称帝,虽然李嗣源没有二心,但已经是骑虎难下的局面了。

大将李嗣源想要孤身回去向唐帝李存勖言明真情,石敬瑭极力反对他这种不明智的行为,说道:“岂有主将领兵在外,军队发生兵变后,其主将却没事的道理!况且犹豫不决是兵家之大忌,不如趁势率兵南下,我愿意率领三百精锐骑兵攻取汴州,这是得天下的必争之地,得之则大事可成也”。

一语点醒梦中人,大将李嗣源这才醒悟过来,立即派遣石敬瑭率兵渡过黄河直取汴州,等到唐帝李存勖的大军抵达了距离汴城五里外的西北部时,石敬瑭已经占领了汴州。唐帝李存勖见大势已去,叹息说道:“我不能成就大事了”!此时的唐军大量溃散,纷纷前来归顺大将李嗣源,石敬瑭更是乘胜追击直取汜水关,为争夺天下屡立战功。不久后,唐帝李存勖兵败身亡,大将李嗣源率军进入洛阳城后称帝,石敬瑭拥立明宗有重大功劳,赐予“竭忠建策兴复功臣”。

公元933年,北方的契丹铁骑屡次南下犯边,后唐王朝急需一员大将镇守边关。众大臣认为只有石敬瑭能够担此重任,于是唐帝李嗣源加封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统领河东地区的军政大权。离别之际,石敬瑭在中兴殿宴尽情饮酒,向唐帝李嗣源说道:“我虽然从小怯懦,但想到边陲大事,岂能不竭力尽忠,只是我远离首都洛阳,长久见不到皇帝,不能随时上报”。

唐帝李嗣源的眼泪瞬间打湿了衣襟,左右大臣都不知唐帝为何过度悲伤,结果石敬瑭与李嗣源此次离别便是最后一次相见了,两人没能再度相聚。

卧虎藏龙

公元934年,唐帝李嗣源驾崩,其子李从厚继位登基,引发了成德军节度使李从珂不满,于是后唐王朝爆发了王位之争。李从珂率军杀向首都洛阳城,守军连战连败,无力阻止成德军节度使李从珂东进,于是唐帝李从厚急忙向石敬瑭求援,石敬瑭率领5万步骑迅速南下,在半路上遇到了从洛阳出逃的唐帝李从厚,河东节度使石敬瑭非但没有勤王,还有意效忠新主人。唐帝李从厚麾下的禁军大骂石敬瑭不忠不义,双方爆发激烈交战,禁军全部被石敬瑭所斩杀,然后石敬瑭将唐帝李从厚幽禁起来,送给了李从珂请功。

李从珂继位唐帝后,任命石敬瑭为太原节度使,但是唐帝李从珂并没有信任他,反而把石敬瑭当做最大威胁来对待。当石敬瑭来首都洛阳城参加完明宗李嗣源的葬礼后,唐帝李从珂有意将他扣留在洛阳城,命令甲士日夜看管其住宅,所以石敬瑭整天愁眉苦脸,竟然大病一场,最后卧倒在病床上瘦成了皮包骨。见此场景,妻子李氏只得向曹太后求情,想让唐帝释放石敬瑭回到太原,曹太后见石敬瑭命不久矣,于是心软就答应了请求,允许石敬瑭返回太原大本营。

石敬瑭启程返回太原后,其妻李氏留在洛阳城参加唐帝李从珂的生日宴会,李从珂醉醺醺地说道:“这么着急回去,是不是要和石郎造反呀”?妻子李氏回到太原后将这句话告诉了石敬瑭,使得石敬瑭疑心更重了,有意举兵反叛唐朝。

由于石敬瑭备受唐庭猜忌,使得其忧惧不已,有意拥兵自立,暗中囤积了大量军粮,就连石敬瑭的部下都看出端倪了,在唐廷派人来慰劳河东将士时,士兵们纷纷对石敬瑭高呼万岁,石敬瑭害怕兵变提前泄露,将领头的将士三十六人杀死。

灭唐之战

公元936年,石敬瑭自知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推翻唐庭的统治,于是派人暗中联合北方辽朝,有意引过万不可敌的契丹铁骑南下灭唐。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指责唐帝李从珂即位非法,率部6万甲士在太原反叛。唐帝李从珂勃然大怒,立即派遣6万唐军前往征讨,五月二十日,唐军兵临城下,将太原城重重围困,在西北依山建立晋安寨。

双方在太原城下爆发了激烈的攻守战,太原节度使石敬瑭镇定自若地指挥叛军据守,飞箭流石从身边如风而过。另一方面,石敬瑭派遣的使者也抵达了辽朝,向辽帝耶律德光借契丹铁骑平天下,书信内容为:“割让幽云十六州给辽朝,并每年进贡大批财物,石敬瑭以儿国自称”。

大将刘知远(即后来的汉帝)认为条件太屈辱了,说道:“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兵,不必许其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

大将刘知远认为没有必要许诺契丹人这么多条件,但是石敬瑭一意孤行,辽帝耶律德光非常高兴,亲率5万契丹铁骑从雁门关南下,昼夜行军数百里,契丹铁骑长驱直入抵达了晋阳郊区,将主力部队埋伏在汾水弯,待唐军涉水向北岸进发时,辽帝耶律德光率军杀出,契丹铁骑大破5万唐军,损师近万人,唐军退败至晋安寨。

随后,契丹铁骑乘胜追击,抵达了太原城下与石敬瑭胜利会师,将晋安寨的5万唐军重重包围。石敬瑭6万兵力与辽帝5万兵力汇合,再加上塞外还在集结的10万辽军,契丹联军总兵力达到了21万,让大地颤抖的军队出现了。后唐皇帝李从珂大惊失色,急调11万唐军北上救援,号称30万唐军,双方在团柏谷展开决战。

十一月,北上救援的唐军始终在外围不敢上前,而晋安寨被围困的唐军则无力突围,士卒被围数月之久,营地粮断援绝,唐军数次突围皆以失败告终,营地内的士兵军心动摇了,已经无力再战。眼见外围的唐军按兵不动,迟迟不肯上前救援,晋安寨内的唐军绝望了,在副招讨使杨光远的率领下,晋安寨内的唐军纷纷向契丹联军投降。

在击败了晋安寨的唐军后,11万契丹联军集中兵力攻打外围的唐军,契丹铁骑发动冲锋陷阵,唐军无力抵挡攻势,士兵自相践踏,死伤万余人。在全歼唐军主力后,石敬瑭与辽帝挥师南下,沿途击败各路唐军,兵锋直抵首都洛阳,城下杀声震天动地。后唐统治全面崩溃,末帝见大势已去,带上大唐玉玺登上玄武楼引火自焚。自此,大唐玉玺落入契丹人之手,石敬瑭建国后晋王朝。

后晋称帝

石敬瑭如愿以偿称帝后,很遵守信用地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朝,并承诺每年赠送契丹布帛30万匹。至此,中原完全暴露在契丹铁蹄之下,终使中原遭受战火蹂躏......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五代英雄列传:卧虎藏龙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