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号称是军统“四大杀手”之一,也是军统特务局局长戴笠的心腹爱将,一生罪行累累,滥杀无辜,到最后落到个死于非命的凄惨下场,他就是江湖人称“追命太岁”的赵理君。
赵理君是四川蒲江人,年轻的时候,他还参加过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就逃回家乡教书。后来在张希铭的介绍下入党,成为早期投身于武装斗争的一员。
但赵理君野心勃勃,并不满足于只在基层活动,他所追求的是富裕权势,而非革命崇高的理想,这些都与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格格不入。1931年,赵理君叛离,然后奔走逃亡到南京,毛遂自荐加入军统。从此,他摇身一变,成了恶贯满盈的军统特务。
投靠国民党后,赵理君进入到“洪公祠特训班”学习,这其实就是戴笠所开办的特务训练机构,对外名称“参谋本部特务警员训练班”,一共举办过三期,这正是军统特务训练的开始,因为它开设在洪公祠,所以后来人们反而称之为”洪公祠特训班”。
在这里,赵理君学习到了一系列的特务技能,包括枪械,爆破,毒药,通讯,驾驶,行动术,侦查学,情报学等诸多内容。1932年,赵理君从特训班毕业后,就一直在上海活动,并成为了特务处的一名“行动专家”。
有了知识储备和地位之后,赵理君就彻底显露出自己罪恶嚣张的一面,他心狠手辣,做事雷厉风行,经常拿无辜的人开刀立威,所以颇受戴笠重用。自工作以来,赵理君平步青云,先后担任过复兴社特务处情报官,调查组长,侦缉队长,科长,甚至还晋升到了军统华东区的行动组组长。
赵理君专门从事一些罪恶的勾当,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军统排除异己,大肆屠杀有识之士,而赵理君最令人发指的罪行就是杀害杨杏佛和刺杀史量才。
杨杏佛是民权大同盟的领导人,在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他远赴华北呼吁全国统一抗日。而老蒋对此十分气愤,先后命令手下恐吓杨杏佛,要求他立即退出同盟,不过杨杏佛却不予理睬。
因此,老蒋决定秘密除掉杨杏佛,同年六月初,戴笠亲自前往上海指挥暗杀行动,而赵理君正是这次任务的主要负责人。6月18号,包括赵理君在内的六名特务同时埋伏在中研院附近,等杨杏佛刚一露面,他们就开枪射击,最终杨杏佛当场遇害身亡。
除此之外,还有刺杀史量才,史量才也是反抗老蒋的志士,1933年,宋庆龄曾以民盟的名义,起草了一份英文宣言。内容包括对老蒋残忍杀害杨杏佛,邓演达等人行为的强烈抗议,而史量才通过关系将这份宣言设法发表在了国内报刊上。
这件事彻底激怒了老蒋,使他下定决心要暗杀史量才。而这次的行动也是由戴笠亲自组织,赵理君为小组组长,在行动中,他直接射中了史量才的头部。可以说,赵理君是戴笠麾下最为得力的助手,没有哪一次暗杀行动少了他的参与,如果是戴笠是凶恶的老虎,那么赵理君就是这只老虎身上最尖锐的爪牙。
赵理君的事业是做得“风生水起”,而他也不满足于仅仅眼前的权势,竟然做起了鸦片生意。1941年底,赵理君名下的督导团公然用枪械和土匪交换鸦片,数量极其巨大,被韦孝儒当场查扣,并且加以处罚。
韦孝儒的举动是合规合法的,但赵理君却因此怀恨在心,暗地里筹谋报复计划。次年,在韦孝儒到洛阳参加会议的时候,就突然离奇失踪。赵理君本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却没有想到韦孝儒的背后另有势力,所以上级对韦孝儒的失踪案极为重视,不到两天就查出了凶手。
赵理君见事情败露,竟然不露惧色,毫不在乎地当场承认。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不少人上街游行要求严惩凶手,还闹到了老蒋那里。经过中统对赵理君的一番调查,竟然发现他还是日本蓝衣社的特务,是一个早就已经投降日寇的汉奸,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下子他可是被定了死罪。
虽然戴笠想要设法保住赵理君的性命,但是案情重大,再加上一些地方官员的强烈呼吁,老蒋最终还是下令处决赵理君。而赵理君死后,最伤心的人也许就是戴笠了吧,他不仅经常去赵理君的墓前凭吊,还不忘对赵理君的家属给予丰厚补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他是戴笠的心腹爱将,刺杀了不少人,为何惹得老蒋亲自下令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