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范雎被魏齐凌辱,死里逃生潜逃到秦国,从此秦朝又多了个名相

范雎,出生魏国,家境贫穷,但人穷志不短,他读书非常买力,而且有口才出众,能言善辩。范雎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是希望为魏王做事,能为国家贡献力量。

在古时,如果要为侯王爷做事,得要准备好银两,才有资格上门自荐。要么就像诸葛亮一样,靠名气,自带流量,等别人上门请求。当时的范雎,一来无钱,二来又无天大的名气,只能靠等待机会。

须贾接到魏宰相的指令,要去齐国办事,就把范雎带上,好让范雎多见识见识,增长世面。谁知须贾运气不是很好,跟齐国的官员谈了几个月,都没把工作谈成。但是,范雎却不一样,收获了很多齐国官员粉丝,他的能言善辩也传到了齐襄王耳朵里。

齐襄王被范雎的能耐所吸引,也成了他的粉丝,就派人送去黄金、牛肉和酒。

《范雎蔡泽列传》记载:“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受。”

须贾知道后,很生气,认为范雎出卖了国家机密情报,齐襄王才重赏他。回到魏国后,须贾将齐襄王送礼给范雎的事,告诉了魏国宰相魏齐。魏齐勃然大怒,命令手下痛打范雎一顿,魏齐还不解心头之火,又叫人把垂死的范雎用席子包裹起来扔进茅坑里,让家里的客人轮流在他身上拉尿。后来,范雎买通了佣人,叫他们将自己当死人扔出门外。范雎逃生后,找到友人郑安平家躺藏了起来。

此后,范雎就改姓埋名,叫张禄。

人,有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运气,然而,运气好的时候,挡也挡不住。

范雎在郑安平家里养伤时,正好秦昭王派王稽到魏国办事。郑安平假冒身份到王稽住处做临时工,探消息。当王稽问郑安平有没有合适的能人,可以介绍给他带回秦国。郑平安答应介绍范雎给王稽,趁天黑后把范雎引荐给王稽。

王稽一见到范雎,才聊上几句,心里暗喜:此人是高人!

王稽回国时,范雎混在王稽的车队里逃离了魏国。

范雎逃到了秦国后,还是以张禄为名,伺机而动。一年后,范雎终于忍不住,给秦昭王写了一封文采飞扬的长信,详细陈述其主张。没想到,竟然打动了秦昭王,召见他。

进入了秦昭王的法眼,范雎开启了飞黄腾达的一生。据历书记载,范雎为官一世做了3件重要的事,让后人佩服不已。

得到了秦昭王的赏识后,范雎向昭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主张比昭王更有势力的人不宜留在昭王身边,他以三寸不烂之舌,引经据典说服了昭王,最后成功将昭王母亲、昭王母亲的弟弟穰侯和一批王族权贵驱逐出秦国。这是这个战略,让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昭王四十一年,昭王封范雎为秦国宰相。

战国时代最惨不忍睹的一战,就是长平之战,秦国击败赵国,活埋了赵官兵四十万人。当时,战事就是发生在范雎当秦相的第七年。

秦昭王四十七年,秦国决定攻打赵国长平,任命王龁担任将军。而赵国刚则是名将廉颇担任将军,率军抵挡进攻猛烈、锐不可当的秦军。看到秦军如此猛锐,廉颇发令修筑城墙,以守为攻。秦军强攻几次,也拿赵国没办法。

但是,赵国的孝成王就不爽了,见廉颇只是防守,不主动进攻,非常不满意。三番五次下令廉颇主动出攻击,但是将在外君命有所有受,廉颇就不管,一直坚持守城。两军战事陷入僵局。

秦国可经不起磨,要尽快解决赵国。于是范雎就使用离间计,指使人四处放出传言,说最怕赵国换上赵括取代廉颇为将军,廉颇熬不了多久就会出城投降。

没有主见和判断力的孝成王就轻易中了范雎的离间计,罢免“不作为”的廉颇,任赵括为大将军。

当秦国知道赵国换将后,又是换上他们“心仪”的赵括将军,范雎大喜!偷偷下达命令,换下王龁,让白起担任大将军,并传达军令,凡是泄露消息的人,全部杀头。

殊不知,白起是一名常胜将军,从未败过。

赵括年轻好强,虽然饱读兵书,但从来没有实战过,一直都是纸上谈兵。他甚至自认天下无人比,所以一到长平就打开城门,全力进攻秦军,秦军假装溃败,而赵括不知是白起的圈套,全力追击,进入秦军的埋伏圈。最后赵括战死,赵军四十万投降,白起为以绝后患,活埋了四十万俘虏。

到了第二年,秦国再次发兵进攻赵国。这次孝成王怕了,去年刚死了四十万官兵,元气大伤,再打也没招架之力了。就派苏代出访秦国,给范雎送去丰厚的礼金,让范雎向秦昭王求情。

苏代一番话让范雎改变了想法,苏代说:“赵被灭,功劳归白起;秦国统一天下,白起的功绩绝对在你之上,如果这样,不如割让土地,结成缔约,对宰相你更有利。”

范雎听从苏代的话,向秦昭王提议不攻赵国。从此以后,范雎对白起心存芥蒂。

过了一年,秦国再度出兵赵国邯郸。但是白起生病卧床不能担任将军,秦昭王派王陵任将军出征,兵败。秦昭王想让白起接替王陵继续攻打邯郸,但白起没有接受王命,最后称病闭门不出。

秦昭王气愤,将白起降为士兵,并流放远地。路途,昭王使者送来一把剑,原来有人传言给秦昭王,说白起怨恨昭王。白起自杀前大问苍天:“我究竟犯下怎样的罪,落下如此下场。”

白起死后,范雎推荐曾经帮过自己的郑安平为将军。但是郑安平出兵攻打赵国时,兵败。好在有范雎求情,才免一死。

范雎经历了这些风风雨雨,有了隐退之意。于是范雎在仍处于权力中心的时候,将宰相之位让给了蔡泽。

纵观范雎这段历史,他传奇的一生,让人感慨万分之余,不得不由衷的敬佩。范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我看来,范雎有很多值得让我们现代人学习借鉴的地方。

家贫好学,是范雎人生奋斗的起点,人穷志不穷,储备充足的知识能力,就是为了有一天冲破万重浪。

范雎出众的口才,是他谋职的强有力“武器”。善于表达,往往容易给别人一个很好的印象,让别人瞬间记住;善辩,更是思维敏捷的表现,体现一种反应速度。这些都很容易“吸睛”,容易塑造自己的品牌。

古代,文官玩弄权术是看家本领,经常玩弄武将于手掌中,官场的险恶更是体现于此。白起的死,不能说与范雎没有半点关系。

范雎是一个城府较深的人,更是非常有心计的人,在官场这些应该是能力的表现。而往往武将都是比较正直豪气的人,不拘小节,在处理关系方面,是比不上文官的,更别说玩弄权术了。

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其实,在险恶的官场中,范雎也怕有一日会失宠,他唯有打击身边的人,让自己更安全。白起没有防人之心,那是他的悲剧。

人在江湖走,没有一些看家本领,很容易一不小心掉“湖”里死掉。

范雎是非常有智慧的人,他知道权势是无法长久的,伴君如伴虎,急流勇退,在到达权力巅峰时,隐身而退,保全了性命。能做到这一点,能像范雎这样安全隐退的,没有几个。纵观历史各朝代,贪恋权力,最后都不会落下好下场。不得不说,范雎的确是非常智慧的一代名相。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范雎被魏齐凌辱,死里逃生潜逃到秦国,从此秦朝又多了个名相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