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汉武帝在长安举行大型表演,目的是彰显国威,专家:这个表演好危险

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三年(前 108 年)和元封六年(前 105 年),汉武帝为了接待大宛国和夫余国王,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型表演,吸引京师众多百姓前来观看;当时现场热闹非凡、气氛高涨;其目的在于通过展示表演参与者的凶猛强悍,向外国炫耀扬威;然而今天的人们亲眼看到这个表演的场面之后,连连惊呼:这个表演好危险!要人命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大约2000年前,古罗马时代的角斗士,是贵族们拥有的奴隶,他们经过专门训练,拿着各种武器:短剑、盾牌等,彼此厮杀、较量,以取悦皇帝;类似的还有斗兽士,指的是人和动物搏斗;场面异常火爆和血腥;早期的人类都十分热衷这样的搏斗活动,尤其是人和动物相搏,对手可以是老虎、狮子等猛兽,危险升级不止一个档次;这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征服;大约同时期,在我国这样的搏斗也十分盛行;前文提到汉武帝举行的表演活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搏斗,它在中国称之为“角抵”。

我国古代“角抵”具体是怎么样的一种活动呢?东汉学者应劭指出:“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 角抵游戏深为秦汉人所喜爱;秦二世曾在甘泉宫“作角抵俳优之观”;西汉中期, 角抵之戏得到更大规模的发展,于是出现了汉武帝举办大型活动表演的记载。

秦汉时期的文物资料,生动地展示了汉代角抵的形象;山东临沂金雀山九号汉墓出土一幅彩色帛画,描绘了即将开始的角抵竞赛形象:画面上的居中者,头戴长冠,腰系红带,身着罩衫,右侧者头戴箭形茨弧叶饰,手戴红镯,双方怒目相向,摩拳擦掌正准备角斗;左侧一人拱手而立,目视二人,似作仲裁者;

大吕巷村画像石有一组角抵图像:角抵双方或徒手相搏,或执弓角抵,或蓄势待攻,或伏地不起;嘉祥画像石上,则刻画了四人手持剑、钩等武器两两相斗,另有八人以剑拄地,似在等待下一轮的斗剑;从上面几幅画像我们可以推论,汉代角抵即可徒手,也可使用武器,而且有一定规则,并设有裁判。

专家将类似西方罗马帝国的“斗兽”,即人和动物之间的搏斗也列入角抵戏,并以山东济宁发现的一组汉画像石为例说明: “第一石背面第三段:‘上部有二兽,一象虎,一似马。下部一力士,左手持斧,右手直伸,左边有一兽,兽下有一人相引为戏。’ 第二石正面第二段:‘一虎张口竖尾,虎前一力士左手持凤尾钩,右手引虎相搏。虎后腿下有一阴线刻小虎,一人则单手倒立。’”除济宁以外,嘉祥武氏祠画像石也有一幅人与兽斗的图像:几名力士面对凶猛的野兽毫无惧色,他们或持牛角,或拽牛尾,或执猪腿,或扛猛虎,场面惊险刺激,力士的力大无比和勇敢机智尽显眼前。

斗兽者赤手空拳或持兵刃与虎、牛、马、猪等禽兽搏斗,其中不乏各种野兽;而且越是凶猛的动物表演越是精彩,胜利者会得到更多奖励;斗兽的危险性远远超过人与人之间的格斗,角抵者往往丧命;这种十分缺乏人性的表演活动,在东汉时期之后,逐渐消失;这样的变化是两汉社会风气变迁的注脚,而斗兽活动在汉代以后不复存在的事实,则是更长时间范围内,文化演变的一个非常重要意义的象征。

【参考资料:《汉书·武帝纪》《山东画像石》《角斗士》】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汉武帝在长安举行大型表演,目的是彰显国威,专家:这个表演好危险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