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三个月歼敌两万!1945年津浦路作战如何大获全胜?

文/狟先森

1945年底到1946年初,山东解放区的主力、新四军主力在罗荣桓和黄克诚的带领下成功北上东北。至此,我军基本上完成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转移。与此同时,苏南、皖中和两广地区的部队陆陆续续回撤到山东和苏北地区,以加强这两个解放区的力量。

国民党这边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无动于衷,也采取着北上的行动。

01 全民破路阻北上

八路军和新四军兼程北上东北时,国民党也在和我们进行着平行赛跑。蒋介石一边和毛泽东进行谈判,一边迅速调动着兵力沿着平汉、津浦铁路快速北上,企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到9月中旬,西南地区73个师正在调动到北方各重要城市和据点,同时蒋介石又把伪军进行收编,命令他们作为进攻解放区的先头部队。

北方、江南抗战之所以能够坚持,正是在于广大敌后根据地人民的坚持,自然不能轻易把果实交给老蒋。为了阻止国民党部队坐火车沿平汉、津浦铁路北上,10月15日,刘少奇命令北方各解放区的党政军领导人,全面发动群众,破坏“津浦、陇海、平汉、同蒲、平绥铁路”,阻止蒋军和阎锡山部队对解放区进攻。

指令一出,各个解放区的军民立刻行动起来,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就完成了铁路的拆除行动,切断了南北交通大动脉,直接延缓了国民党军队北进的步伐。八路军、新四军日夜兼程,硬是凭着“11号车”走到了蒋介石前面。

02 准备敲打吴化文

山东解放区由于这时正在忙于赶赴东北,因此在破路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曾经的伪军吴化文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的前锋部队。他采取边修路边前进,步步为营的战术,行军时,两侧各有1千—3千人担任警戒任务,不给我军留下一个攻击切口,先后占领了山东的临城、兖州、邹县等地。

这时陈毅刚刚来到山东,由于主力部队北调,整个解放区的兵力相当空虚。陈毅此时可以指挥的山东野战部队只有5万人不到。而且这支部队有的刚从地方部队过来,缺实战经验;有的刚从华中地区过来,不熟悉敌情、民情;有的将领以前没和陈毅搭过班子,需要磨合。因此,整个部队战斗力短时间内无法发挥出来。

但是为了在津浦路上坚决阻击敌人,配合我军主力部队北上,陈毅向全野战军战士发出“谁敢摘我果,把枪缴下来”的动员口号,激励部队战斗士气。陈毅下令再次进行破路运动,直接切断了邹县南北的津浦路80多里,迫使吴化文的部队龟缩在邹县、界河的几个据点中,这一下子,就给我军创造了有利战机,敲打吴化文的战斗就开始了。

03 邹、藤、临三县战果

罗炳辉、韦国清两将军带着两个旅的兵力赶到邹县前线,加强了作战力量。11月1日,吴化文终于呆不住了,在日军开路下,准备沿路北上,这一下子就进入我军的包围圈,我军阻击部队截断吴化文南退后路。11月3日,经过两天战斗,除了吴化文本人逃脱外,该部队军长以下1000多人全部被俘。

图:今日邹县

收复邹县以后,陈毅命令部队向藤县进攻。驻守藤县的1万多国民党部队企图凭借四周围墙进行顽抗。我军在轻松扫除藤县外围兵力2000多人,在仔细观察藤县地形后,于11月18日黄昏发起进攻。我军首先用山炮扫除城内的各个火力点,继而来一波手榴弹,最后发起冲锋。这种战术非常有效,我军以400人伤亡的代价歼敌8000多人,同时缴获山炮6门和大量弹药。

最后就是进攻临城,这是三次战斗中最为艰苦的一仗。12月1日,我军以两个旅的兵力向临城东面的守敌发起进攻,全歼一个团,但我军也付出了294人牺牲的代价。城内守敌只能靠着国民党的空投维持生活,直到1946年1月10日因双方宣布停战,临城之围才因为我军主动撤离而解除。国民党也尝到了我军的厉害,再不敢大意了。

邹、藤、临三县的胜利让国民党大为震惊,于是命令曾经的伪军郝鹏举打前阵北上增援临城。郝鹏举自然知道这纯属当炮灰,他思来想去,决定赌一把运气,于1946年1月9日,也就是在停战前一天宣布起义,把1000多人的队伍拉到鲁南解放区,进行整编学习。

三个月的津浦路作战,我军在军民的配合下,以破袭战配合主力部队的歼灭战,以极少的伤亡取得了歼敌2万的成绩。这次作战也给自大的老蒋敲了警钟。

参考资料:

1、《陈毅传》编写组:《陈毅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2、刘统:《华东解放战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三个月歼敌两万!1945年津浦路作战如何大获全胜?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