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7000年,有的是你不知道的故事
[audio mp3="https://image.netwin.cn/cms/2020/08/19-15-07-379628.mp3"][/audio]
【主播】
刘悠扬(读创/深圳商报《文化广场》首席编辑)
【栏目介绍】
《发现深圳》是读创/深圳商报旗下一份有影响力的文化周刊,致力于挖掘深圳不为人知的历史,开设以来深受市民欢迎。现在我们将《发现深圳周刊》的内容声音化,每天5分钟,给你讲讲关于深圳历史、民俗、文化的小知识。
【本期内容】
抗日战争期间,深圳这片土地上,发生过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有一位热血青年,名叫张金雄,在特殊的税收战线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金雄:深圳抗日税收战线的英烈
◎彭全民 廖虹雷
张金雄,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于新安县白芒村(今南山区西丽街道白芒社区),父亲张卿麦在香港英国轮船上打工,在白芒老家置田20多亩,是个不愁吃穿的殷实人家。据1983年惠阳、深圳党史办编《东江英烈传·第一辑》蓝运彰采写的文章载,张金雄幼年随父在香港生活,10岁随母赵氏回白芒读书,帮家里放牛和做些农活,长大后在香港一家运输公司做杂工。日军侵占香港,大批港九难民逃往宝安。张金雄回乡自发组织本村青年,在沙河(今西丽街道)、白芒、乌石岩一带,接济和护送难民,备受称赞。他从一位济困扶危、义胆助人的热血青年,成长为东纵税收战线上的战斗英雄。
[caption id="attachment_3042868" align="alignnone" width="1440"]
▲南山区西丽街道白芒村张金雄的祖祠张氏宗祠[/caption]
白芒,是香港进入阳台山(今羊台山)石岩、公明、大岭山(东莞)、龙华、观澜等地交通要道之一,是当地抗日武装筹措经费的重要渠道,也是日伪重点控制之地。1938年10月12日,日寇登陆大亚湾,深圳、南头等地失守,宝太公路沿线的西乡、沙井、松岗、公明到东莞的太平镇,全被日军占据。
1941年5月,阳台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宝安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石岩、龙华、布吉等乡成立民主政府。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宝安大队政训室组织干事赵笃生率2名战士进驻白芒村。张金雄毅然投身革命,被安排在新建的白芒税站工作,负责和几位手枪队员在沙河、西沥、白芒、石岩一带流动收税。张金雄为抗日根据地一面开征收税,筹措军需,一面宣传抗日,收集敌人情报,肃特锄奸,维护社会治安。张金雄由于工作出色,很快担任白芒税站站长。
白芒税站征税范围为阳台山一带的游击区,敌我双方争夺激烈。张金雄灵活、有办法,源源不断给抗日根据地输送税收和军需,成为日伪眼中钉,因而常常遭到敌人侦查和监控。由于税站与群众关系好,加上他十分熟悉地形,日伪每次偷袭和围剿,都提前接到群众报告,安全转移。张金雄经常变化收税地点和时间,与敌人周旋,同时还瞅准机会狠狠打击小股敌人,搞得日伪鸡犬不宁。
1943年春节前的一天黄昏,日军一骑兵队到沙河一带抢掠村子后,经白芒回乌石岩。张金雄根据情报在路边埋伏,等敌靠近,带头一枪把领头的日军军官打死,接着和几位队员一起打死打伤多名日军和几匹战马。其他日兵见状,仓皇逃回据点。日寇为了报复,出动大队人马大肆烧杀白芒村。张金雄事先获得情报,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队第三小队一起,及时掩护群众向麻墈村方向转移,避免了伤亡。
白芒税站在残酷扫荡中越得到群众的支持,敌人越欲除之而后快。1943年春节刚过,日伪派出一支大队,暗中包围白芒村的张金雄和游击队。当时邱特率领的抗日游击队第三小队50多人驻扎在村中。敌众我寡,情况危急,张金雄急中生智,与邱特队长商议,把游击队藏在顽军想不到的日军碉堡附近的河边草丛中。张金雄则在寒冷小河边上隐蔽警戒。顽军入村不见张金雄及游击队,往村外搜索至凌晨3点,一无所获后撤退。张金雄又一次粉碎了敌人的阴谋。
张金雄了解游击队粮食困难,经常将家里数十担的稻谷献出。平时只要有点米谷番薯芋头果菜收获,就给战士们吃。他的妻子叶凤兰更是忙于为游击队员送水送饭、缝洗衣服,烧水给战士洗澡。他的家名副其实地成了“游击队之家”。日本仔和伪军获悉后,利用鬼头仔(汉奸)带路,两次烧毁他家的两间瓦屋住宅和一间猪舍,抢走30多担谷。日寇曾多次围捕张金雄未遂,气急败坏地捉了叶凤兰,绑在村前晒谷场一根柱子上“示众”,迫她说出丈夫和游击队藏身处。但叶凤兰毫不屈服,说自己一个农妇,什么都不知道。日军没法,只好把她拉到宝安县城南头关押了一个月,并四处张贴布告,悬赏一万元买张金雄头颅。
1943年10月间,张金雄和税站战士分别在琴水坑、教场岭、上王里一带征税。鬼头仔探听到消息,向日军告密。日伪出动一个连,在敌营长带领下重重包围上王里,誓要活捉张金雄。张金雄闻讯,立即命令税站两名战士突围,他一人留下掩护。突然,有个敌人冲到张金雄面前,他来不及补上子弹,机灵地一脚把敌人连人带枪踢翻在地,然后往巷里跑去。其时,另一名追来的顽军击中张金雄腰部。张金雄受重伤跑出30多米,仍倚墙用左轮向敌人还击。最后连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6岁。日伪残忍地砍下张金雄的头颅和手臂,分别挂在乌石岩、龙华两地“示众”。
(作者彭全民为深圳市古迹保护协会监事长、文物保护专家,廖虹雷为深圳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民俗学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张金雄:抗日税收战线上的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