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曾主动放弃的一块土地,面积三万平方公里,现是中国宝地

现在提到买免税产品,很多人都会想到海南岛,这里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的岛屿,面积有3.3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经济特区和自贸区,经济发展很快,也是度假胜地,现在的海南对中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块宝地。

然而就是这样的地方,在汉朝时期,汉元帝竟然主动放弃对海南的行政管辖,这是为什么?

古代时期,海南作为绝对的边境地区,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想去那一游。甚至在秦朝,海南岛是流放地之一。秦朝末年,赵佗在这里自立为王,成立了南越国。

汉武帝时期,不断向外扩张,楼船将军杨仆奉命平定叛乱,这才将海南纳入了汉朝的管辖,并建立了珠崖郡和儋耳郡。汉朝的版图又扩大了。这时候正是公元前100年。

好景不长,仅仅过了65年,在汉元帝时,这两个郡就接连被废弃了。一个皇帝不能开疆扩土,还主动放弃自己的领土,汉元帝怎么这么不把自己祖上打下的江山当回事呢?

其实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海南岛不断起义造反,动乱频繁。当年汉武帝将南越打得灭了国,占据了海南岛的大部分地区,并在这里派驻了军队,设置了政权。但是海南岛当地生活着大量的土著。这些人并不认可汉朝的统治。

汉军对当地的土著肆意欺压,双方不断爆发冲突。面对这个形势,也想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希望通过移民将海南岛的土著进一步同化,但是显然收到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海南岛不断造反,汉朝不得不调动军队前去镇压,而每次都要劳民伤财,也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时间长了,次数一多,汉朝也有点坚持不住,朝廷中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讨论。这时著名政治家贾谊的孙子,贾捐之写出了一篇《弃珠崖议》提出了放弃海南岛的主张。

二是汉朝时期疆域扩张过快,造成了很多边境地区并没有完全被朝廷控制。这些新开拓的疆土上,土著与汉朝居民的文化不同,双方也是摩擦很多。很多边境少数民族不断叛乱,每次都要动用大量军队镇压,导致兵力非常紧张。

当时海南岛发展远远不及其他地区,更不能与现在的海南岛相提并论。当时朝廷中就有一些声音认为,海南岛没有继续管辖的价值,毕竟来回调动军队,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不是小数目。汉朝底子再厚,也禁不住日久天长这么磋磨。

多年的战争,使得国家的财政十分紧张,国库甚至出现了亏空。壮劳力都被征调到军队中,田地无人耕种,人民没有办法休养生息,长此以往,会增加外敌入侵的风险。所以,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充裕国库。

三是要继续管辖海南岛的成本超过了他本身的价值。现在人们想要到海南,订个机票,说飞就飞,最多几个小时,就能到岛上游览风景,购买商品。但是在古代,交通状况困难,极其不便利。别说从北到南这么遥远的距离,就是从一个乡里到城里,都是非常危险的。

古代治安不好,难免就会有人铤而走险,拦路抢劫的人也不在少数。西汉的都城在长安,也就是现在陕西西安,从西安到遥远的海南岛,跋山涉水,还有那么长距离的海路,对古代人来说,简直是一场对生命的挑战。

官员也不情愿被派到海南这里,他们也只是想当官发财,而不是千里送命。另一方面,海南岛治安比内地更差,需要加强弹压,派出更多的人,用更多的时间,去管理同化当地的土著。但海南岛上所能创造出来的价值,与它使用的资源并不相等。

付出与回报不相等,这笔账应该怎么算,汉朝的官员肯定也明白。不过任何朝代,任何事情,肯定都有不同的声音。贾捐之提出了要放弃海南岛的诸多原因,当时的宰相也同意他的提议。但是朝廷上还有一拨人,以御史大夫陈万年为代表,坚决反对放弃任何国土。

一个国家什么样,皇帝是最清楚的,也是最有发言权和最终决定权的。不论官员们怎么争吵,汉元帝都拥有一票决定权,他也是明知继续管辖海南岛的弊端,所以宁可壮士断腕,决定同意贾捐之的建议。

历史上并没有对汉元帝的这一决定口诛笔伐,他放弃海南岛的原因,都是事实存在的,符合当时汉朝的实际需求,强行留下海南,反而会将整个大汉朝拖得疲惫不堪。留得青山在,总会有柴烧,慢慢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曾主动放弃的一块土地,面积三万平方公里,现是中国宝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