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诸葛亮明知关羽念旧情,说不定会放走曹操,为何还派他守华容道?

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因往日情义放他离开,这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精彩的一个情节,其中最有戏剧性的,莫过于曹操的“三笑”。此事正史中不见记录,咱们可以当故事来看。

据小说中描述,诸葛亮早已知道关羽会放走曹操。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派关羽去守华容道呢?很简单,为了大局。诸葛亮考虑得实在太周全了,不愧是中国古代智者的代表人物。

下面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赤壁之战中,孙权联合刘备,以火攻敌船之计大破曹军,曹操战船被烧死伤惨重,无奈率军从华容道步行撤退,路不好走,又因饥饿和疾病死了许多。

罗贯中以此为背景,创作了《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这个章回。说是诸葛亮算出曹操将从华容道撤兵,便沿途设下三道埋伏,第一道是赵云,第二道是张飞,第三道是关羽。

这里还有个请将不如激将的环节,诸葛亮认为关羽是第三道埋伏最合适的将领,但他知道关羽不服自己,若是直接调派,怕他不应,索性“激将”,给赵云、张飞、糜竺、糜芳、刘封等武将都安排了事情,偏偏忽略关羽。

关羽不悦,问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意思?诸葛亮便故弄玄虚,说本来想将关羽安排在一个最紧要的隘口,但有一些违碍之处,不敢让他去。

此话一出,关羽更气了,问有何违碍?诸葛亮解释道,你关羽在曹营时,曹操对你很好,你肯定想着报答他。今日曹操败了,必走华容道,如果让你去了,你肯定顾念以前的交情放走他。

谋士的嘴,有时候真比武将的刀更厉害。诸葛亮这么说,关羽就算是为了证明自己对刘备的忠心也得去,还必须表现出被冤枉的激愤。

关羽果然发怒,说自己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已经报答过曹操了。再相见就是敌人,不会手软。诸葛亮轻摇羽扇,含笑摇头,表示不信。关羽也怪他“污蔑”自己,拿话将他。

于是两人立下军令状,如果曹操不走华容道,诸葛亮受军法处置,如果曹操走了华容道,却被关羽放走,那受军法处置的就是他。两人说定,关羽就率军前去设伏。

接下来,就是曹操巨打脸的三笑。

曹操被孙刘联军追杀,率着残兵逃到乌林之西、宜都之北,军心涣散,十分狼狈。曹操忽然发现这里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便仰天大笑。手下将领不解,问他笑什么,曹操说我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如果是我用兵,在这里设下一路人马,敌人哪里逃?

话音刚落,赵云就率兵杀出来了,幸有徐晃、张郃上前架住,曹操方才得以逃出。

然后行到葫芦口,曹操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又开始笑了,原因也是一样的,笑周瑜和诸葛亮不如他,没在这里设伏。这次笑出来的是张飞,许褚、张辽、徐晃三将上前抵挡。

这第三笑,就是在华容道,出来的是关羽。估计当时跟着曹操逃命的将领士兵们,最怕的就是曹操大笑,一笑就出来一员敌方猛将,比拜神求佛还灵验。

平心而论,关羽本来没想放走曹操。但是,曹操实在太会表演了,勾起了关羽在曹军中的回忆,再看曹操现下着实凄惨,且张辽和他是朋友,当初在曹营中关系极好。

经过内心一番痛苦挣扎,关羽让曹操走了。回营向诸葛亮请罪,甘受军法。但诸葛亮早已预料到是这样的结果,只是做个样子,刘备一求情就不追究了。

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为什么不要曹操的命呢?

因为站在刘备阵营的立场,曹操活着更有利,可以制衡孙权,让刘备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孙权之所以和刘备联合,就是因为有强敌曹操。假设曹操没了,孙权和刘备马上就得翻脸。他们既不是朋友也不是血脉之亲,站在一条线上只是为了对抗曹操,非常的现实。

那刘备打得赢孙权吗?很大可能打不赢。几年后,刘备占据了刘璋的地盘益州,自立为帝,声势浩大地征伐孙权都没成功,此时就更难了。还没有自己的根据地,难以立足。

诸葛亮的设想本就是三分天下三足鼎立,若少了一角,平衡就会被打破,盟友立马转变成敌人。对于诸葛亮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曹操无力灭孙权,孙权也无力灭曹操,如此刘备方能在夹缝中生存下去,寻到发展壮大的时机。

而私心方面,诸葛亮也有收获。自他来到刘备麾下,关羽对他一直有意见。此次给关羽一个机会,让他还了对曹操的人情债,事后又不责备,关羽对他不能不感激,两人的关系也就改善了。

往后诸葛亮再有什么想法,关羽不说支持,至少不会和他唱对台戏。所以,诸葛亮这是一举两得,既达成了设想的三足鼎立目的,又让自己在关羽面前卖了个人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诸葛亮明知关羽念旧情,说不定会放走曹操,为何还派他守华容道?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