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一百单八人中,投降的朝廷武将有十几位。
我们常说投降派没有骨气,但梁山好汉里的这十几位投降的武将大多有骨气。
他们不是因金钱、权力、地位等投降,而是因皇帝的昏庸无能,朝廷的腐败黑暗,司法的严重不公,宋江的忠义等原因投降,并且他们投靠的也不是异族外敌。
对这些武将,用“识时务者为俊杰”形容最为合适。
这些朝廷武将投降,有情可原,但不代表投降的行为正确,这一点必须要清楚。这个世界上,但凡与有情可原联系到一起的事,大多存在一定的小错。
招降朝廷武将,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施耐庵每次都在找客观原因,说什么天罡地煞星合当聚会,一起相投等,大家看到这些理由的时候,“呵呵”便好,不要较真,没法找施耐庵理论,他说什么是什么吧。
都是投降的武将,但他们之间也有区别,比如投降的速度。
有的武将,败阵好多次,最终被生擒,宋江见到之后,又是作揖,又是下跪,又是亲解其缚,又是让贤等低三下四,被擒武将见宋江真诚仁义,也就勉强投降了,投降之前往往给自己找找理由,比如说自己不是不忠,而是官场太过黑暗,宋江非常仁义等,说法不一,结果一样,都是投降,那些说辞也是为自己投降找正当理由,以免被看不起。
但有的武将,投降就很简单了,宋江一句话就解决了,比如本文这位,宋江只用了18个字,他就乖乖就范。
谁呢?
急先锋索超。
原著道:“你看我众兄弟们,一大半都是朝廷军官,盖为朝廷不明,纵容滥官当道,污吏专权,酷害良民,都情愿协助宋江,替天行道。若是将军不弃,同以忠义为主。”
字很多,“朝廷不明,纵容滥官当道,污吏专权,酷害良民”这18个字最为关键。
索超听到这句话投降,不算没骨气,宋江说的都是事实,为如此黑暗的朝廷效力真的不值,并且他一直被压制,武艺高立功多,官职却不高,与其在梁中书那里受窝囊气,还不如投降宋江,一刀一枪的博个封妻荫子呢。
这么容易投降的武将,忠诚度还是值得怀疑的,他在宋江心里的地位不会太高。
可事实是,索超在梁山泊的地位很高,位列天罡三十六第19位,比救过宋江,且立功非常多的神行太保戴宗高一位。
这是为何?宋江看中他什么,才让索超有了那么高的排名?
一:能力
索超的武艺,非常高。
1、对阵青面兽杨志
当年还是大名府留守司正牌军时的索超,与中过武举的五侯杨令公之后青面兽杨志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这场大战,观战的梁中书看呆了,他帐下武将不少,也曾观战过其他武将对阵,但从未见到两位武将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观战的众军官看了之后喝采不迭,军士们递相厮觑道:“我们做了许多年军,也曾出了几遭征,何曾见这等一对好汉厮杀!”,这些都是懂武艺的人,他们的喝采证明索超和杨志对阵的精彩,也肯定了他们的武艺;观战的大名府留守司都监李天王李成和闻大刀闻达都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武将,二人也是称赞不已,闻达怕伤了谁都不值当,慌忙招呼旗牌官,拿着令字旗去将索超和杨志分开。
杨志的武艺,公认的高,索超与其不相上下。
2、对阵大刀关胜
宋江攻打大名府,索超与关胜对阵,不足十合斧怯。
此处,不是索超的真实水平,先前受过箭伤,虽已恢复,但多少还是受些影响,不带伤与关胜对阵,二十合不成问题。
败给关胜,并不能说明他的武艺差,受伤是一个因素,关胜的武艺太高是一个因素。
虽说败阵,但也能体现出索超武艺高强。
两次对阵,都能说明索超武艺超群。
单从武艺来看,排在19位置很正常,但梁山好汉最后的排名,武艺高只是宋江和吴用参考的一个方面,还要看功劳、看社会地位、看人脉、看影响力等等。
二:人脉
索超性子急,因武艺高受到梁中书的赏识,但他不参与梁中书欺压百姓的事,所以很难得到梁中书的重用,若不是杨志的出现,他连当上辖使都很难。
索超的人脉,大多在大名府留守司,李成和闻达都是他的军中好友,还有下属等。
江湖人,索超认识的不多,恐怕也只是认识杨志。
有一个杨志就好了,杨志在梁山泊的影响力和地位,加上索超在宋江打大名府救卢俊义的关键时刻投降,这对索超最后的排名起到了作用。
我们时常说人脉,大家都想人脉广,可很多人做不到,其实没关系,只要找到几个真朋友就好。
三、地位
索超的社会地位不算太高,但与梁山泊的很多好汉相比,已经很高了。
他与杨志都是提辖使,杨志排名第17位,所以索超排名太低就显得不公了。
因此,宋江安排索超排第19位。
四、机会
索超轻易投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梁中书处不得志。
杨志没刺配大名府时,索超只是个正牌军。
因梁中书有意提拔杨志,索超出战,这才沾了杨志的光,成为了提辖使。
假如杨志押运生辰纲没有出现意外,回到大名府之后,马上会被提拔,而索超依旧是提辖使。
武艺与杨志不分伯仲,军中职务却不高,也得不到重用,索超活的憋屈。
但也没办法,谁让他情商低呢,除去打杀,不懂其他,就连最基本的拍马屁都不会。
这样的人,缺少机会,一旦有人器重,一旦有更好的平台,会拼命的工作。
而宋江,喜欢的就是这种人。
虽然投降速度快,宋江有些反感,但索超会死心塌地的卖命,这点最好。
正因此,宋江给索超的排名高。
事实也是如此,索超在招安前后,都很卖力。
两赢童贯,索超斧劈童贯监军王义,威震三军。
征辽国,在密云县与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霹雳火秦明生擒被没羽箭张清用飞石打下马的阿里奇;与檀州守将咬儿惟康斗二十几个回合,咬儿惟康拍马回阵,索超追上将其杀死。
征讨方腊,攻打宣州,索超斧劈宣州统制官鲁安;攻打德清县,杀死方腊二十四偏将之一的米泉;攻打杭州,索超对阵石宝,石宝诈败逃走,索超去追,被石宝一流星锤打落马下死于非命。
结语:
索超,天罡三十六员中故事最少的一位,很多人对他的了解也只停留在绰号“急先锋”上。
宋江给他的排名,有些许的无奈,如果没有杨志,索超顶多排25位。
索超的性格,与江湖人很像,他不喜欢拍马屁,看不惯贪官污吏,脾气耿直,为了给徒弟出头,连最起码的军纪都不顾,脾气火爆,一言不合就动手,连话都懒得说。
施耐庵写索超,主要是讽刺宋朝的军事制度和警示后世君王。
宋太祖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政权,他担心掌握兵权的部下会效仿自己,所以极力压制武将,防止武将篡位。
重文轻武,导致军事力量薄弱,文臣的数量、地位、权力、受重视程度等都高于武将,很多武将被埋没。
像索超这样的武将,本该驰骋疆场,可他却窝在大名府里陪梁中书逗闷子。大名府的军士们也没见过什么大场面,连杨志和索超这样的武将对阵都不曾见过。
对武将的压制,导致很多有能力的武将被埋没,整天做着上战场的梦,就是去不了。
当然,官场黑暗,奸臣当道,也是导致像索超这样有真本事的武将无法施展抱负的原因,只是这个原因难与重文轻武相提并论。
压制文臣武将,是每一位帝王都会做的事,宋朝压制了武将,其他朝代不同程度的压制了文臣武将。
压制文臣武将可以,但过度的压制很容易埋没人才,高明的驾驭和关键时刻的打压才是上上之选。
讽刺朝廷和警示后世之人,这是古代名著的共同点之一,无一例外。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互联网,很难核实明确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本文结束 · 精彩待续 -
点击左下角“分享”和右下角“赞”、“在看”,是对书生最大的认可和支持!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水浒好汉的启示:听宋江说18字就投降的武将,凭啥那么高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