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战争的正义性看,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战斗力表现的非常强的,只不过德国人的“队友”不怎么地,不能帮忙还时常拖累德国,尤其意大利,完全是来搞笑的,在非洲搞定个埃塞俄比亚都费劲。那么德国放着那么多强国不结盟,为什么非得和意大利结盟呢?
1.德国人真的很无奈
两次世界大战都和德国人有很大关系,尤其二战完全是德国人发动的。那么德国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动因是德国人心理不平衡。近代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通过海外殖民取得了大量的地盘,赚的盆满钵满。而德国在这个关键时刻却在完成自家统一的路上,还分裂出去一个强大的奥地利。统一后的德国先后打败了法国、奥地利这两个欧洲大陆最强劲的对手,取得在欧洲的强国地位。胜利让德国人信心爆棚,失去了殖民好时机,让德国人心有不甘。
在铁血宰相俾斯麦做首相的时候,德国还能维持欧洲大陆的平衡,和各大国维持相对平和的关系,尤其和宿敌法国、奥地利,许多方面还是过得去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德皇重新划分世界的野心暴露。这样德国就和殖民地最多的英国和法国矛盾在增加,尤其英德矛盾,已经不是两个王室血缘关系可以解决的了。德国人选择的同盟自然也不会包括英法。
本来德国是可以争取沙皇俄国的,俄国在黑海问题上同英法矛盾比较大,但在巴尔干半岛,奥地利和沙俄也有矛盾。奥地利虽然是普鲁士在大德意志的对手,但对外,他们同文同种,绝对是最可靠的盟友,于是德国在沙俄和奥匈帝国(奥地利和匈牙利组成的二元帝国)选择了奥匈帝国。随着英法俄结盟形成协约国,德国可以选择的盟友不多了,在欧洲范围内可以选择的盟友除了奥匈帝国外,就只剩下意大利、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王国了。核心是德国、奥匈和意大利。
意大利也经历德意志一样的问题,在英法掀起殖民浪潮的时候,意大利也在分裂,也是和德国差不多一个时间完成统一,统一的过程中也受到法国的阻挠。作为同为法兰克帝国出身的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看着法国人建立庞大的殖民地,自然是不服的,于是意大利和德意志走的很近。但因为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有矛盾,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这个同盟是不稳定的。意大利在对比了协约国和同盟国实力,觉得协约国胜面大,于是在一战开始后一年后,倒戈向协约国。最终同盟国敌不过协约国,向协约国投降,一战结束,意大利摇身一变成为战胜国。
2.法西斯国家性质决定的
一战后,德国和意大利都成为了法西斯国家,因此双方结盟成为了一种必然。一战让德国人感受到屈辱,近乎苛刻的《凡尔赛条约》给德国法西斯找到了复仇的理由。通过秘密发展,自身力量得到恢复。德国法西斯就有发动大战的想法,还要面对同一个问题,寻找盟友。此时奥匈帝国已经解散,奥地利实力不复从前。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是德国的主要选择,双方一拍而合,成为盟友。德国又在亚洲寻找日本成为盟友,形成轴心国。
德国最希望的盟友是同样为法西斯国家的西班牙,但西班牙的实际掌权人佛朗哥并不要卷入战争,西班牙只派志愿师参加了德国对苏联的战争,西班牙并不想和英法结仇。意大利由此成为德国在欧洲的第一选择,这一次意大利并没有倒戈,只不过战斗力太弱了,德国不得不援助意大利,意大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猪队友”。
意大利和德国走近的一个原因是意大利在一战结束中占到的便宜不多。本来意大利觉得自己是强国,应该分得更多的利益,但英法主导了巴黎和会,连已经逐步强大的美国都没有话语权,选择退出国联。作为曾经诞生罗马帝国的意大利,墨索里尼等战争狂人还是希望恢复往日的荣光,重新地中海成为内海的时代。这都和德国不谋而合,德意结盟成为必然。
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表现了比较强大的实力,尤其二战前期可以用横扫欧洲大陆来形容。但德国很多时候是孤军奋战,英法除了本国,还得到英系的美国支持,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国自治领,而且英法美抛开意识形态因素和苏联结盟,使得德国更加孤立。而最重要的是二战中的德意日作为法西斯国家对人类倒下了滔天罪行,使得反法西斯国家形成同盟,彻底打败法西斯。
二战后,德国真正开始悔过战争罪行,并逐步成为一个正常国家,伴随欧洲煤钢联营的出现,德法等欧洲国家开始摒弃战争思维,形成欧盟,欧洲也没有成为战争策源地。而德国二战中的队友意大利则成为人们讨论的笑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那么多强国,为何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选择意大利做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