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历史上真实的座山雕是怎么死的?

无论是徐克“港式风味”的新版《智取威虎山》,还是原版经典的《林海雪原》,故事背景围绕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剿匪。据1947年8月统计,仅黑龙江省境内,即有大小土匪超过10万余众。

1945年11月,东北局决定启动大规模剿匪行动,整个行动历时3年零4个月。1947年2月19日,《东北日报》刊发了“以少胜多创造范例,战斗英雄杨子荣等活捉匪首座山雕,摧毁匪巢,贼匪全部落网”的消息。

“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 是作者曲波以自身的剿匪经历,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写下的开篇第一句。书中的人物多有原型,如作者本人便是书中的203首长等,可匪首座山雕的原型是谁?至今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匪首座山雕的原型,究竟是名门之后还是三代土匪的张乐山

按过往的说法,座山雕的原型是张乐山。可在《新泰崔氏族谱》里,崔守宗的名字赫然在列。据当地的说法,崔守宗就是座山雕的原型。若从族谱上的记载上看,其太公祖崔瑾在明朝中叶迁居至山东新泰城东龙廷乡苗庄村 。

崔瑾的儿子崔文子,是明成化丁酉举人 , 登甲辰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南京工部尚书,嘉靖乙酉致仕,进阶一品,91岁卒。上增太傅,晋光禄大夫,并在县署前立司空坊。

崔守宗是山东新泰的,而传闻张乐山是山东昌潍(现潍坊)昌乐县张家庄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二人经历上的迥然不同。崔守宗是二十五岁独自一人闯关东,张乐山则是自小就随祖父、父亲到了吉林省的永吉县。

张乐山的祖父、父亲在东北时,是白天为民晚上是匪,边垦荒种地边与土匪勾结干些“无本买卖”。8岁时,祖父、父亲相继被官府抓获并判处死刑,母亲受到惊吓也随之撒手而去,成了孤儿的张乐山,被闻讯赶来的叔父带回吉林敦化额穆屯的家中。

平日里,张乐山随叔父一起给地主陈二爷当佃农。农闲时,经常拿着叔父给的猎枪上山打獐狍野鹿。正是这段经历,让张乐山练就了枪、眼、腿三绝。据说枪法是弹无虚发百发百中,夜间看路不用点灯,腿脚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19岁那年,叔父去世,张乐山挑起家中的大梁。这时,地主陈二爷却下了逐客令,让他们全家搬走,一怒之下的张乐山与陈二爷起了争执。结果,被暴打一顿还被投进监狱。

三个月后,出狱的张乐山再遭陷害,在押往官府途中逃脱。这次,干脆跑山里当起了土匪。而崔守宗的经历显然少了些曲折。闯关东时,先是到一富户家做长工。

后来,这户人家遭歹徒抢劫,崔守宗以命相护,歹徒走后,主人家为感激他,便将他招为上门女婿。岳父去世后,崔守宗经常组织一些穷人去偷抢大户。后来,日本侵占东北,崔守宗拉起队伍进山为匪。有一种说法认为,实际上崔守宗就是张乐山。

不过,从两人的经历看,决非是同一个人。个人更倾向于崔守宗是座山雕原型的说法。一是二人虽同是山东,可一在新泰,一在潍坊;二是座山雕的别号又称“崔三爷”,如果是张乐山,该称作“张三爷”才对;

三是,在1932纂修的四卷《新泰崔氏族谱》里有对座山雕有完整的记载,“守宗,行三,又名振声,字鸣远。 元配陈氏,继配臧氏,均无所出,又继配李氏,子一家魁。此支在口外凌源县。”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座山雕被活捉全过程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脸红什么? 精神焕发。怎么又黄了?防冷,涂的蜡……”电影和小说里,杨子荣与座山雕的胡子黑话,虽是作者曲波的艺术创作,可也成了几代人的回忆。而真实活捉座山雕的过程,却是不费一枪一弹。

东北能大规模剿匪成功,得益于1946年6月的东北停战。1946年底,东北四大匪首中的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新相继被我军擒获(漏网的孙荣久在1947年3月被活捉),而狡猾的座山雕在大规模剿匪接近尾声时,也终于落网。

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进驻牡丹江地区后,曾对座山雕的土匪进行过多次的围剿,其中的大部分人马已被消灭。到最后,座山雕这个所谓的“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身边仅剩二三十个亲信,成了名符其实的“光杆司令”。

对于小股土匪,按过往的经验,以大部队围剿的方法行不通。团里最后决定由杨子荣带领5名侦察员,组成剿匪小分队,扮成土匪模样,进山待机剿灭座山雕,另派出部队作跟踪配合。

1947年1月26日,这天刚好是农历的正月初五。杨子荣率小分队走进了海林北部的茫茫林海。队伍在林子里行进几天后,首先到达一个叫蛤蟆塘的地方。

这里有一座工棚,里面住着十几人。虽然样子像是林子里的伐木工人,可杨子荣凭直觉,感觉这些人中必定混有土匪。在以土匪的黑话试探后,果然有个自称姓孟的工头搭了腔,答应领他们上山。

随后,这工头将盛有半桶苞米面的小铁桶交给杨子荣,先是领着他们到20里外的另一个空木棚里,说在这里等他去联系一下。三天后,孟工头终于回来,把杨子荣单独领到附近的屯子,并在屯长家里见到两个人。

这两人一个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个是个连长。一番试探后,双方约定过几天领着杨子荣上山拜见座山雕。两天后,这二人如约到工棚里,早有准备的杨子荣让战士将他们绑住,由他们带路直奔“威虎山”。

上山路上,座山雕沿途设有三道关卡,杨子荣每过一道关卡时先故意以黑话交谈,等岗哨的土匪放松警惕后,再将其活捉并绑着一同押往山上。离第三道关卡不远的地方,就是座山雕的老巢,一座被称为“马架房子”的木棚。

杨子荣的小分队一共只有6个人,快行进到木棚时,杨子荣先安排3人看守先前捆绑着的土匪,自己和两名战士端着枪进去。木棚内共有7名土匪,杨子荣仍以土匪的身份,说座山雕的手下连长坏了义气,曾缴了自己手上的枪。

座山雕信以为真,答应下山去跟杨子荣的老大解释清楚。于是,杨子荣和一名侦察员押着座山雕回到山下的剿匪部队。直到此时,座山雕才恍然大悟。

座山雕死亡的两种说法

按一直以来的说法,座山雕被活捉后,就安排在了黑龙江牡丹江监狱服刑,并最终病死在监狱里。

而另一说法,是据曾经参与威虎山行动的邹衍少将讲述,在入狱之后,就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所以,实际上座山雕非传言所说的病死。

首先,如果说座山雕入狱后就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这显然不符合当时的情形。以东北的四大土匪为例,除了李华堂因被捕时负伤,死在押解的路上外,谢文东、孙荣久和张雨新三人都是公审后被公开处决。

其次,为何名气势力均不如上述四人的座山雕,反而是入狱后没经过公审便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以当时的情形看,公开审判与公开执行有着双重的意义: 一是起到震慑的作用;二是具有教育的意义。

最后,杨子荣活捉座山雕后,《东北日报》曾作出报道,若座山雕被立即执行,至少事后会有公开的报道,可为何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记载?

另外,将座山雕投入监狱不立即执行,是因为其曾参与抗日活动。因此,座山雕确实是因本身的大烟瘾发作引发其他疾病,最后病死在监狱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历史上真实的座山雕是怎么死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