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围城」精彩书评(2)篇

围城

作者:钱锺书

钱钟书先生最经典的作品,也是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讽刺经典,被誉为“新儒林外史”,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横贯常销、畅销小说之首。小说塑造了抗战初期以方鸿渐为主的一类知识分子群像,记叙了他们所面临的教育、婚姻和事业困境。虽然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但这部小说揭示的人群的弱点,在今天依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先生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认为,“《围城》比任何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优秀”,称之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写得最有趣、最细腻的小说,或许是最伟大的小说。”

「围城」精彩书评 第(1)篇

书自然是好书。但我总提不起兴致翻开书,以至于前前后后读了一周才读完,我想这大概要归功于“方鸿渐”。方鸿渐着实不是一个讨喜的男主人公,虚度光阴却又常后悔,后悔也不在点上。被解聘了后悔当初不该来内地教书,婚后家庭不和谐又后悔不该回上海。但转念一想,却发现这不正是映照我们生活中大多男男女女的现状吗?生活不合心意时,总是轻易地对自己遗以往的抉择予以否定,总是懊悔,不想其好处,也不思己过错,一心只想逃避。后记中,杨绛提到男女主人公的特点。方鸿渐“兴趣很广,毫无心得”;孙柔嘉“毫无兴趣而很有打算”;方鸿渐兴趣很多,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做事没有目的。出国留学,专业前前后后转了3个,最后学的中国文学,听起来觉得滑稽。如若让他选择,怕是哪个来的容易轻松,就是哪个了。假使有一天这条路上出现点坑坑洼洼,就又逃到下个道上了。要我说,他最成功的大概就是交了“赵辛楣”这个朋友了。去教书,是他引荐的。被解雇后,方鸿渐又是托他关系在报社混日子。不愿在报社做下去,赵辛楣又大有帮他在重庆安排之意。如果方鸿渐哪天醒悟了,回想以前,他可能就会意识到他运气算做很好的了。出国留学,没有见过面的未婚妻病死后,她家里父母仍是不疏远并给资助他不少资金留学,可惜他却虚度光阴,博士文凭是伪造的,连英文都不算作精通。去三闾大学教书,他是因赵辛楣的缘故聘的,到了之后因为没有博士文凭,说好的“教授”变成了“副教授”,其实也不算差。但他不作为,同事关系处不太好,英文教的也不太行,最后没收到聘书,说起来也怪不上别人。被解聘后回上海,又托好朋友的关系,得以在报社做事谋生。说到上海,结婚后两个家庭的碰撞读起来最轻松。因为这一切太熟悉了,生活处处可见,一个个人物也生动的很。除了这些,我还有一处感想颇深,想拿出来说一说。“譬如我跟某人同意一件事,甚而至于跟他订个契约,不管这契约上写的是十年二十年,我定约的动机总根据着我目前的希望、认识以及需要。不过,‘目前’是最靠不住的,假使这‘目前’已经落在背后了,条约上写明‘直到世界末日’都没有用,我们随时可以反悔。”正值当下遇到的一些事情,所以感想颇深。任何约定达成之时,必然是彼此之间足够的信任而催生出的结果。但在约定期限内,我们的希望、认真与需求都可能发生变化,约定双方也承担此种风险。想来是受书中些许文言文的影响,我的这篇读后感写起来也很是文绉绉的。

「围城」精彩书评 第(2)篇

花了一段时间断断续续的看完了这本书 这是第二次看了。第一次因为读研时课程论文的缘故草草读过一次,剖析了其中的讽刺意味。起初感觉结局戛然而止 可细细想想 也许只是归于平淡 后面再写下去也只是无止境的争吵和好再争吵[折磨]后面的吵架看得我心累 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 是两个家庭最近还看到一句颇有争议的话 感情过深太过浓烈的往往容易矛盾分开 而没那么多感情的反而因为觉得已经都这样了平和一直走下去 可能也有一定的道理吧[擦汗]从方孙二人在一起时 我就觉得无法理解 这样没有感情基础的感情会长久吗 尤其是方 他一惯不主动 不负责的态度让我有点鄙视[再见]事实证明 也许很多人就像方一样 稀里糊涂决定了这一生 最开始就觉得孙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单纯 真的如那句话 只有女人看得透女人 我也对她千方百计想得到方略有不解 甚至惊异于她婚后的巨大转变 这段婚姻在我看来是可悲的此外书中钱老的毒舌发挥的淋漓尽致 让你知道 哦 原来讽刺还可以这样 有一句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话 「鞋底的泥就像地主搜刮得地皮那么厚」试想一下 这该有多厚啊[捂脸]!也能看出来他们那一路心里的烦闷和苦逼此外 对于人物的刻画也非常到位 李mating 简直真的生动的仿佛在我眼前!那种小气 势利 厚脸皮 装腔作势的感觉真的入木三分;至于辛湄感觉大家都是越看越喜欢。情商智商都没得挑,其实情商说白了就是同理心。他真的很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书中的女性角色倒也没一个省油的灯 苏小姐的傲娇  唐小姐的可爱 汪太太的风情 甚至是李妈! 前面一部分的多角恋简直是直男恋爱宝典 方这个人虽然有些无能有时情话倒讲的一愣一愣的 不过换做我 我应该不会喜欢他 太过软弱没有担当其实 人最怕的不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而是自始至终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那种得过且过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 或许现在的我是站在上帝视角 对于婚姻的态度 我依然始终坚守 没有爱的婚姻倒不如独身生活 或许是我太过年轻 不太了解“围城”里究竟何样 哪怕机会很渺茫 但我愿意坚持去努力 毕竟再合适的两个人 再好的感情 也需要用心 动脑去维护婚姻就像一座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人生亦如此。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围城」精彩书评(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