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梭罗以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瓦尔登湖》记述了作者在简单生活中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种使人沉静的力量。
「瓦尔登湖」精彩书评 第(1)篇
一本描述人与自然的书,我没有看过原著,水平有限看不懂,但译文同样精彩,推荐!
文明人无非是一个更有经验、更加聪明的野蛮人罢了。
如果必要的话,我们的河上宁可少造一座桥,绕着多走一些路,但在我们周围黑暗无知的深渊上,至少架起一座拱桥吧。
大风刮来的,不是天窗或者窗帘,而是你屋子后头松树的残枝断杈,或者连根拔起的松树,可供燃料之用。大雪中不是没有通向前院大门的小路——而是压根儿没有门——没有前院——没有通往文明世界的路
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独处,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有人做伴儿,就算是最好的伴儿,没多久也会感到厌倦、无聊。我爱独处。比孤独更好的伴儿,我从来还没有发现过。
你的思想需要足够的空间,方可准备扬帆起航,按照一两条航线航行,最后到达目的港。
你的思想需要足够的空间,方可准备扬帆起航,按照一两条航线航行,最后到达目的港。
我们常常忘了,太阳照在我们的耕地上,跟照在草原和森林上毫无二致。它们都反射和吸收太阳的光线,前者只是太阳每日运转时看到的美妙图画中的一小部分。在太阳看来,大地全都耕耘得如同花园一样。因此,我们就得相应地满怀信任和宽宏大量的情怀,接受它的光与热的恩泽。
明亮的火焰啊,你是生活的映像,
你可爱可亲之情,别舍不得给我。
如此光芒迸射,莫非是我的希望?
入夜如此低沉,难道我气运不旺?
世间万物天真无邪。毒药到头来不见得有毒,创伤也未必会致命。怜悯是很靠不住的。它必定是转瞬即逝。它所恳求的断断乎不会是一成不变。
不要急巴巴地寻求发展,让自己受到屡被耍弄的影响;这些全是瞎胡闹。卑微像黑暗,会透露出天国之光。贫穷和卑微的阴影把我们团团围住,“可是瞧吧!天地万物扩大了我们的视野”。
多余的财富只能购买多余的东西。而灵魂的必需品,是用钱也买不到的。
天光大亮的日子多着呢。太阳才不过是一颗晨星罢了。
我只是一个文字搬运工,摘抄了一些,水平实在有限[捂脸]
「瓦尔登湖」精彩书评 第(2)篇
在1844年4月一个舒适宜人的日子里,两位年轻人沿着康科德河到一片森林里去郊游。由于最近没有下过暴雨,河里的水不多,他们可以“很轻松地从河水中获取食物,就像印度人一样”。利用从一位鞋匠那里要来的火柴,他们在公平天池周围点燃了一棵松树的树桩。这两个勇敢的探险者饿了,他们想煮一些杂烩汤吃。
雨水的匮乏让捕鱼变得更加容易,也让他们周围的草地变得更加干燥易燃。风把他们点燃的火苗吹到了草地上。“当他们周围的每一种东西几乎都像一条火攻船一样易燃的时候,火焰迅速地蔓延开来,直到几个小时之后才得到控制。”其中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报警,但大火无法得到控制。超过300英亩的一大片林地被这两个贪玩的年轻人粗心大意点燃的一把火烧成了灰烬。
“斯摩基熊”可以利用这个故事向孩子们宣传森林火灾的危险性,但其中至少有一个犯罪嫌疑人坚决否认自己犯有任何罪行,他写道:“我是在森林里点了火,但我在那里没有犯任何错误,现在看起来好像是闪电导致了这场火灾。”康科德镇的其他居民不肯原谅他们,对并非故意纵火的说法采取了一种可以理解的不赞成态度。他们把那个年轻的纵火者称为“被阻止的流氓”和“饶舌的推卸责任的人”。《康科德自由人》[插图]上的文章听起来像是一位沉闷乏味的19世纪的新英格兰人在为“斯摩基熊”作宣传:“由于严重的粗心大意而导致的不幸后果将被今后可能去森林里休闲度假的人们铭记在心。”
那个毫无悔过之意的森林纵火者就是亨利·戴维·梭罗——一个有些学非所用的哈佛大学毕业生——他此后变成了环保主义的入世圣徒。梭罗的《瓦尔登湖》(Walden)是那些影响力似乎在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强的极为少见的图书之一。当他在世的时候,他的记载了两年与世隔绝生活的日记很少有人关注,但在20世纪时却成了全球畅销书,读者达数百万,并被全球具有环保意识的中学教师用于教育孩子们。——《城市的胜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瓦尔登湖」精彩书评(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