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马洛伊·山多尔作品)」精彩书评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马洛伊·山多尔作品)

作者:马洛伊·山多尔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是马洛伊用一生写就的挚爱之作,写给真正的精神贵族。四段独白,四个当事人述说两段失败的婚姻。前妻坐在街角的甜品店,悄悄看着丈夫为第二任妻子打包橘皮蜜饯。咖啡店里,出身优越的丈夫回忆起第二任妻子在床上偷偷观察自己时那半迎合半嘲讽的眼神。他视她为真爱,可眼神浇灭了一切火焰。曾是夫家女佣的第二任妻子与情人彻夜长谈。丈夫家满橱的袜子、领带和整墙的书曾让她觉得自己的双手格外肮脏,而丈夫身上万年不变的甘草味令她感到恶心。多年后,情人在美国的小酒吧里偶遇逃亡的丈夫,目送他消失在贫民窟。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马洛伊·山多尔作品)」精彩书评

读完不由得长出一口气,却又有种当年读普鲁斯特的痛感——连读书的人也进行了一个漫长的历练,走下列车的时候却还要为下次再乘坐的车票开始发愁。读完《真爱》部分的时候,我预言这本书里的精神贵族是唯一的,只有彼得。其实不是的,既然一个真正的冒险家只有再他置身于规矩方圆中才可能实现,那么一个真正的市民阶层的人只有在周围人都俗不可耐时才可能实现——他必须显得孤独。而后来马洛伊时隔四十年续写另外两段独白、实际上是4个人物的人生的时候,结局并非在《真爱》中就已注定。我甚至觉得尤迪特对于“条件反射”的答案的追求已经有了彼得当年对于“比完美更完美的追求”的雏形。我们在最初所指责的那个不近人情、对人双标的彼得,在结局时是全书最为我们所敬所爱的吗?既然悲剧的根源不是一时的软弱,而是世界秩序坍塌时人民传统道德观念的动摇,那么在尤迪特学会沉默的聆听拉扎尔的思想碎片的时候,当她开始向艾德给予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爱的时候,那种与现实对她的要求相反的表演是不是可以标志着她已然开始了转化?那些人对激情、对爱、对所谓修养的渴望,是一场歇斯底里的追问和对身份近乎偏执的探索。其实我们都有疾病,《穿prada的女王》里安吉莉雅和米兰达的人生谁更好呢?这本书里尤迪特和伊伦卡、彼得和拉扎尔谁又更值得赞颂呢?我的心中此刻有答案,但是十年之后可能会是另外一个了。诚然,中校在《闻香识女人》里最后一段的辩论精彩绝伦,放下红酒杯邀人共舞时也风度翩翩,但在影片开始他不也给查理带来一堆麻烦吗?我们都有疾病,那种因为孤独所以故作高傲的疾病,那种因为自卑所以盲目嫉妒贵族的疾病,那种对没有经历过的人生恣意置评的疾病,那种害怕进攻只是防御的疾病。就像甜品店里,伊伦卡说过,她看见的彼得在衰老,而在咖啡店里,彼得说伊伦卡活着却在慢慢的死去。书中说,女人不能代替世界去感受,其实……何止女人。带着这样的疾病去向终点,看起来颇为孤独,但是缺失了反叛精神的人,无论贫穷富贵,可一点儿也不高贵呢。而现在我终于可以喝杯热水,从彼得奢华沉闷的家中快步走出,去看那根快要点完的蜡烛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马洛伊·山多尔作品)」精彩书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