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生命充满苦痛与辛酸,但《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这本书里的每一段悲痛的情节都能让人见到希望的阳光。信仰超越了死亡,岁月沉淀了从容,人生绽放出最夺目的光彩。《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不该被我们忘记和忽视的国家。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精彩书评 第(1)篇
这是继《追风筝的人》后读的第二本关于阿富汗这个国家的书,因为对阿富汗这个国家真的充满好奇������
起初并没有了解作者本人,也没了解故事背景,本以为是一本纯粹关于阿富汗的书,但读完后再去查查作者,才发现笔者原来是阿富汗首位女性国家议员,自幼年时代开始就一直在战争中度过,其中包括游击队和塔利班的扫荡。作者的父亲在作者4岁时因为工作而牺牲,母亲,哥哥,丈夫也先后去世。虽说是给女儿写的17封信,但更像是作者自身前30年的自传。在阿富汗这样一个被战乱,贫穷包围的国家中,法齐娅作为一名女性,能不断突破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并且成为国家一名重要领导人,着实让人钦佩。
再说说对阿富汗了印象,初始感觉阿富汗是个贫穷,落后,战争,饥饿,死亡,蒙面长袍,恐怖分子,男权主义,民族分化,宗教斗争,皮卡,人手一把枪的国家。但在作者的笔下,发现恐怖分子只是阿富汗众多民众的一部分,更多的还是有正义感,有良心的普通群众,比如在一阵射击后,默默把尸体搬运到清真寺的司机,给法齐娅哥哥提供住宿的善良好心人,帮法齐娅丈夫出狱的塔利布等等。而这些人也都处在水深火热,处在恐怖分子的魔掌之中。起初也片面以为女性戴蒙面长袍是一种奇怪的文化现象,但读完后才发现,历史上阿富汗女性戴蒙面长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不过在游击队和塔利班的扫荡后,戴蒙面长袍更多的是为了人身安全考虑,而蒙面长袍在这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所以说对一个国家的了解不能光看表象,普通平凡的大众可能是魔鬼的化身,也可能是美丽的天使。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精彩书评 第(2)篇
我们有多幸运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国家,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上课,可以轻松漫步在大街上,可以享受阳光的沐浴,可以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这本书让我重新了解了阿富汗这个国家,以前在我的印象中,阿富汗是一个饱受战火的摧残,百姓流离失所,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非常的贫穷和落后,原来这只不过是它的其中一面,我的认识是有误解,它也有过曾经的繁华和安定,有过辉煌的历史和文化,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战乱推毁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他们饱受来自帝国主义的入侵,饱受来自国内塔利班分子引发的内乱。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国破家亡,是什么让他们重新站起来?是坚定的意志,是对国家的热爱,是源于他们共同的信仰。哪怕前方是一片黑暗,也要用手中的利刃破出一道光。愿战火消散,拥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
最后摘录一些语句:
信仰超越了死亡,岁月沉淀了从容,人生绽放出最夺目的光彩。一定要勇敢,不要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心存惧怕。在逆境面前逆来顺受比被迫做出改变要容易得多改变并不一定都是我们的敌人,你们必须学会接受它,视其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与“改变”结为朋友,欢迎它的到来,那么,下次它来造访我们的时候,或许就不会对我们那么残忍了。要以星星为目标,那样的话,即使掉下来,你还能落到树梢上。如果你们定位不高,就只能看到树枝以下的部位。如果你总是随波逐流,那你会迷失,会忽略你自己的信念。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精彩书评(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