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以元朝末年为历史背景,叙述了明教教主、武当弟子张无忌率领明教教众和江湖豪杰反抗元朝暴政的故事。不祥的屠龙刀使主人公少年张无忌幼失怙恃,身中玄冥毒掌,历尽江湖险恶、种种磨难,最终却造就他一身的绝世武功和慈悲心怀。他是统驭万千教众和武林豪杰的盟主,为救世人于水火可以慷慨赴死;他是优柔寡断的多情少年,面对深爱他的赵敏、周芷若和蛛儿,始终无法做出感情抉择。
「倚天屠龙记(全四册)(纯文字新修版)」精彩书评 第(1)篇
这本书的相比于神雕,个人认为差很多。因为情感的触动没射雕神雕那么深刻。
剧中的人物特色虽然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但由于剧情复杂,人物太多,导致很多剧情有不合理之处,比如张无忌学了九阳神功后,很快就把乾坤大挪移学到了max,成了张三丰外的世间第一高手,周芷若速成了九阴真经,立马可以和张无忌短时间打成平手,张无忌那么愚钝,时而口不择言,却又在光明顶等重要关头能言善辩,实在有些奇怪。。还有对于九阳神功到底是不是自动施法,都有众多的小瑕疵,导致前后说明不一致。但这可能是因为本部的人物比神雕更多的缘故吧。
其实看武侠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就是,一个个人物出现时都像游戏里的boss一样,在现阶段可能是最强的,供主角练级用,那么你就会期待,一些已经提到名字但并未出线的人物,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未知人物,实力到底会有多强呢?又有什么性格呢?或者说已经出线但未揭晓名字的人物,他们参与剧情一闪而过之后,在以后的剧情中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我想这份好奇心,才是人们读武侠时愿意持续看下去的动力吧!
关于人物,我真的是不喜欢张无忌,虽然他可能更真实,但实在太没有个性。对比到郭靖的忠厚,对比到杨过的狂傲,张无忌显得太寡断,对很多事物没有目标感,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全凭当下的感情用事,要不是剧情所致得了神功又长得俊俏,必定是个浑浑噩噩无所作为的人。我还是最喜欢杨过和乔峰。
女性角色更喜欢赵敏殷素素,她们两个其实是很有趣的,虽然心狠但非常有个性,敢爱敢恨敢做敢担当,对别人心狠,但对自己身边的至亲是非常温柔的,这样性格的女孩,我觉得会让一部分男士望而却步,却让另一部分意迷神往。她们的性格就是2个人的组合,黄蓉的古灵精怪与聪慧,加李莫愁的狠辣。我想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程英(程英更内敛坚强一些),小昭类型的女子吧,这种类型,原本就是幼年在心底里林心如扮演的茹萍种下的。虽然,我也很喜欢花木兰黄蓉这种有个性的女孩[偷笑]
这本书终于看完了,下一本看什么呢。。
「倚天屠龙记(全四册)(纯文字新修版)」精彩书评 第(2)篇
武侠剧最爱倚天屠龙,约莫是少年情怀所致,亦或是见色起意,总之,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脑袋里的影子是离不开苏有朋贾静雯等人了的。
边看书之时又重新回顾了一遍苏有朋剧版,之前用有人说TVB版改编得好,因为张无忌始终对赵敏一心一意,读完原著之后才发现,无论是哪个版本的,编剧们都是煞费了苦心地在洗白张无忌,却也是完全违背了金老爷子的本意。
张无忌生性优柔寡断,对感情顺其自然,心里永远只记得他人对他的好,能轻易原谅别人的坏,在侠义的世界里,他无愧于心,在感情里,任他舍弃了谁他都是极不情愿的。这算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武侠小说了吧,人性本如此,何况本就在三妻四妾的封建时代,我们之所以会唾骂张无忌,也是在唾骂本就不完美的我们自己吧!
电视剧里完美结局,王子和公主终于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原著却给人读者无限的遐想,是啊,人的一生这么长,谁又能知道自己当下选择的一定是能相伴一生的呢?谁又能知道人生浮浮沉沉前方究竟会有多少磨难和喜悦呢?是啊,我们什么也不知道。小时候我们总以为结婚了就可以完美ending,长大了才知道结婚只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于是,小孩总是爱看童话故事,不理解大人为什么喜欢看婆媳剧的家长里短,在家长里短的现实世界里,或许唯有这样才能得到一丝安慰,一点启发。
比起张无忌,张翠山,我确实喜欢极了俞岱岩这个角色,感谢新版倚天屠龙记拍出来了我心目中的带盐兄。
脑海里总是会想起谢逊问张翠山的那句话:人为什么要行侠仗义?张翠山一时竟回答不上来,只因师父张三丰自幼教导他们要怀有仁义之心,要行侠仗义,但须说个为什么,却顿时语塞,非要说个理由,大概是为了求个内心安慰,平安喜乐吧!少林方丈替周芷若为殷离超度时说:“超度其实并不是为了死人,是为了活人。”世上哪有什么往生极乐,人间地狱,生命最长不过百年,待到尘归尘,土归土之时,还不是只求个无愧于心,了无遗憾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倚天屠龙记(全四册)(纯文字新修版)」精彩书评(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