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梭罗以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瓦尔登湖》记述了作者在简单生活中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种使人沉静的力量。
瓦尔登湖 读书笔记这是我的枕边书,隆重推荐给大家。
很多人都说这本书堪比催眠曲,看不到一半。其实,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看不过50页就撂一边了,实在领会不了书的精髓,不就是一个老头儿任性跑去深山老林隐居的故事,为什么会成为诗人海子的死亡之书(虽然无法考证)?为什么会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这一连串的追问都没有吸引我继续读下去。
再次拎起来看距离上次已经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我对哲学有了初始的兴趣和好奇心之后。叔本华说过“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认识本质,包括自我和世界的本质”,哲学家身上总有一个类似的精神,就是不断地探究和思考人和事物的本质,梭罗是自然科学家,也有哲学家的内涵,所以这本书是有点偏哲学性的,如果对哲学不感兴趣就无法坚持读下去。
这本书是梭罗对人生存本质的研究和思考,包括吃、穿、住、行、阅读、独处、交友,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重要的人生话题,书中的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哲学、测量学、生物学等众多学科。梭罗曾经做过记者,也做过勘测员,研究过虫鱼鸟兽,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书中出现了众多地质数据、鸟兽名称,和晦涩难懂的词句。
非常讨巧的是,作者前往瓦尔登湖的年龄正好是我现在的年龄,28岁。叔本华在30岁就完成了哲学巨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作者28岁就对人生有了如此深刻的理解,而我28岁还处在人生迷茫期,只能从天才的思想里汲取点营养。
读懂本书,就要回答两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前往瓦尔登湖?竟然作者那么喜欢亲近自然,崇尚简朴自由的生活,最终为什么又离开瓦尔登湖?本文在最后会解答这两个问题。
在介绍本书的内容之前,我首先要侃侃作者亨利.梭罗。说实话,我非常佩服这个老头儿,不是因为他的成就,而是因为他奇奇怪怪的“个性”。
大家知道,特蕾莎修女几乎是全世界最敬仰的人,她在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的声名排在首位,甚至超过了马丁路德金和爱因斯坦。如此深受喜爱,我想是因为她的一生都是反人性的,人性的弱点在她身上几乎无从印证,她没有对财富、权利、地位的欲望,没有对死亡、贫穷的恐惧,没有常人的“贪、嗔、痴”,身上散发的全是善的光芒,这就是她的最伟大之处。
作者的身上也有反人性的人格存在,他一生没有学习任何职业,没有结过婚,独自一人居住;他从来不去教堂,从来不选举,拒绝向政府纳税;他不吃肉,不喝酒,从来没吸过烟;他虽然是个自然学家,从来不使用捕机或是枪。有人说他是极端主义的新教徒,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每个生命个体都有自己存在的方式,只要这种方式不累及他人,它就是合理的,应该被接受和容纳的,而有的人生来就是这样伟大的站在人类思想顶峰上的勇士。
下面是本书我最喜欢和体会最深刻的内容:
1.关于住所
我们生活所需要的必需品是什么?我们所追求的精美的服饰、舒适的住所和美味的食物的意义在哪里?我们是否应该将有限的生命花在对这些物质的追求上?
作者认为,人类生存的四样必需品是:食物、住所、衣物、燃料,只要满足了这四样,人就能健康快乐的生活。我们远古的祖先靠四处打猎为生,居住在山洞里,用动物的皮毛抵御风寒,过得简单自然,没有财产的负担。但人总是倾向于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所以才盖起了草房子、石砖泥瓦房和高楼大厦,但是住宿和衣物的本质是为人类生存提供庇护,是我们生活的工具,现代人却花费大半辈子的时间追求更精美更华丽的工具,最终只是沦为了工具的工具而已。无可避免的,大多数人都处在这样一种绝望的生活状态之下。
作者强调,人类所需要的食物是极其简单的,只依靠谷物、植物、水就可以生存下来,作者倡导人们去亲手种植食物、建造房屋、烹饪等,这些最基础的原始劳动里蕴含着莫大的意义和快乐。还有,如果我们能够接受自由职业和淳朴的生活方式,那只需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能赚够一年的花费,其余的时间可以自由地去做喜欢的事情。
不矫情的说,我个人对房子、车子没有特别大的概念,一来可能是由于个人经济条件的限制,二来心中对未来的期待不在这方面,不是说不喜欢这些东西,而是觉得当生活进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该拥有的自然会拥有。但如果把最美好的青春花费在偿还贷款上,或者如果为了偿还贷款而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自由旅行、去探索生活的更多的可能性,那才是最痛苦的。
我认为作者所要警戒的是那些花费大力气去买房子、追赶潮流或者聚集财富的人。当然,如果买房子对你而言是相对容易的事情,那就不在本书讨论的问题之列。
2.关于早起
我个人非常喜欢早起,即使在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时候也能早起,一直不知内因是什么,直到看到作者写的这本书,才明白早起是“内在精神的唤醒”,我非常认可这种说法。
作者描述早起的篇章非常精彩。
“我们每天都应该在内在精神的呼唤下苏醒,而不是被机械地叫醒。我们应该在流动的天籁中,在四处弥漫的芬芳中,让刚刚获取的内在力量和和期许唤醒。否则,即使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也能称得上一天,这样的一天也没有多大意义“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能循着瓦尔登湖太阳的轨迹,一整天都保持着灵动和活跃,那他的一天都处在清晨之中。清晨就是:当你醒来,黎明降临......清醒着,才是活着。”
“就体力劳动来说,数以百万的人都是清醒的;但就脑力劳动来说,百万里估计只有一个人能称得上清醒;再就作为神圣的生活来说,一亿人里恐怕只有一个是清醒的。”
“我们必须要学会清醒过来,并保持清醒。保持清醒要借助于内心对黎明的无限渴望。”
“在最为崇高和关键的黎明进行沉思,从而获得对生活的感悟,并按照这种感悟去品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走完美好的一生,这是每个人都担负着的人生使命”
只有清醒的一天才是我们应该度过的完满且美好的一天。
你一年中有多少天是保持清醒的?一生中又有几个年头是处于清醒的状态?
1.关于阅读
我们应该在一天中最清醒的时候进行阅读和思考,作者在瓦尔登湖畔居住,最享受的事情之一就是“阅读”,“虽静坐而畅游于世界”“畅饮书之蜜液,犹如美酒一杯”。幽静的地方最适合读书和思考,尤其是深度思考。
阅读是一件最不需要智力也最需要智力的劳动,不需要智力是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阅读,需要智力是因为阅读需要反复思考和训练,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文字是最贴近生命的艺术作品”,阅读就是品味生命,去寻找到你生命中本已存在,但是仅靠自己的思想无法获得的东西。
作者认为最深刻智慧的书籍是古希腊的作品,如《荷马史诗》等,这些语言文字是古代人从琐碎的生活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具有启发人的智慧、激发人的勇气的力量,是我们最应该去阅读的书籍。如果阅读仅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故事性书籍,会阻碍智力的发展。
走出校园之前,我其实是一个伪爱书者,给自己营造爱读书的假象,其实每每拿起书本,除了极爱读的言情小说,其他时候都在昏睡和迷糊的状态下,看过不少书,真正进入脑子的没多少,所以一点也体会不到“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妙处。工作以后,读书成了我精神上的食粮,我从书中发现了很多世界,哲学、文学、历史、科学等,这些世界让我开始思考生命的本质,让我对现有的生活产生了质疑。
2.关于独处
梭罗的故事完美的验证了尼采关于幸福的看法,即一个人是否幸福,和这个人拥有的财富、外部的环境、他人的看法等没有多大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个性”,即一个人的情感、思想和欲望等内在的机制。
“上帝是孤独的,只有恶魔在拉帮结伙”,梭罗热爱独处,且能将大自然的一切都作为生活的伴侣、快乐的源泉,所以即使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仍然觉得身体上的每一个毛孔都能愉悦地舒张开来。大自然可以给于任何能够欣赏和接受它的人以精神上的陪伴,当你仔细地聆听风声雨声、虫鸣鸟叫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来自自然的力量。
我们常觉得远离城市、远离他人就是孤寂,可请你抬头看看天空上两个离得最远的星星,就会明白人与人之间地理上的距离根本不是距离,只有心灵的距离才是真正的距离。不管身处何地,我们独自思索和工作时总是孤独的,除非我们心有所想。
“越长大越孤单”这应该是很多人的真实体验,实际上是因为随着生命个体的成熟,我们都有了个人独立的空间,学会了与自己相处,并能从独处中获取能量,不再需要通过热闹的人际关系来填补内心的空白。只有那些不会独处的人,才需要通过刺激性和宣泄性的方式来获取精神上的安慰,但是这种获取只是暂时的,当浮华过后,一切归于平静,你仍旧是孤单一人,这样的社交只会使你感到更加孤寂,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而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廉价的社交就是这样。
所以人必须学会独处,享受独处,因为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孤独的。
以上四点是我从本书中受益最大的部分,作者在书中写到的有关自然法则等自然科学相关的内容,此处不再讨论。
最后,回答前边提出的两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前往瓦尔登湖?
作者在书中提到过,他是想从容的生活,去直面生活的本质,领悟生命的教诲;他想要真切地生活,尽享生命之精彩。他想以自己的方式远离生活中的腐败因子,只追求最本质核心的部分。
2.竟然作者那么喜欢亲近自然,崇尚简朴自由的生活,最终为什么又离开瓦尔登湖?
作者认为自己还有更多的生活方式去尝试,而不是盲目地走上一条路,就把自己局限在上面。
如果有人对我的文字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皮囊和诗意”,欢迎来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瓦尔登湖 读书笔记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