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少年》以第一人称回忆录的动人之笔,续写亚历山大大帝最后的七年。故事叙述者是一位真实的波斯人——亚历山大青春俊美的伴侣巴勾鄂斯。这少年幼时被卖为奴隶,辗转成了波斯国王大流士的男宠,他起初只从宫闱传闻里听说亚历山大震动朝野的胜利。后来在高伽米拉战场上,亚历山大再次击败大流士,将他赶上逃亡之路。大流士故后,巴勾鄂斯被作为求和礼物献入亚历山大的内廷。亚历山大对声色享受体验尚浅,但对感情向来需求很深;巴勾鄂斯善于悦人,却一直无处实现少年的恋梦。他们的相遇恰似命中注定。征途漫漫,爱情给了亚历山大无限安慰,历经刺杀阴谋、异族联姻与军心浮动,他对巴勾鄂斯始终未减眷恋。本书作者玛丽·瑞瑙特誉满欧美,是公认的历史小说大师,张爱玲、肯尼迪总统、诺奖得主《蝇王》作者威廉·戈尔丁、布克奖得主 《狼厅》作者希拉里·曼特尔都是她的忠实读者。其代表作包括亚历山大三部曲(《天堂之火》《波斯少年》《葬礼竞技》)、《御者》《残酒》《国王必须死去》。
波斯少年读书笔记品读记录(传说的亚历山大,真实的波斯少年)
一个年仅十岁的世袭贵族少年,因为宫廷内乱,父亲被割鼻削耳,惨遭屠戮,母亲坠楼而亡,两个妹妹被残虐奸杀,他目睹了这些画面,耳闻了这些惨叫,他之所以幸免于死,是因为戕杀者需要一笔钱,这个十岁的少年被挟骑在马上,眼前晃着犯罪者割下的用麻袋包裹的父亲的头颅,他不知道他们去的是奴隶市场。
对被卖孩子的外貌描写很特别巧妙。
就在一个月前,母亲因为我照镜子而责备我,说小小年纪不能有虚荣心。我只不过瞥了一眼自己在她镜中的面容,不像我的新主人有那么多可说:“这可是纯种哪,世代相传的波斯血统,像雄狍一样优雅。瞧这身细巧的骨架子,这轮廓——转过去,小子——头发呢青光可鉴,又笔直又柔顺,像来自大秦的丝绸——过来,小子,让他摸摸。眉毛像是巧笔画的。这双眼皮上抹了金黄的大眼睛,哎哟,是醉倒爱人的两泓池水!这对纤纤小手谁肯贱卖了让它擦地板呢。别跟我说你五年——十年里,碰到过这么好的货色。”第一次转手的波斯少年是璞,第二得手者需把它雕琢成玉——将其变成阉人,以迎当时的娈童之风。
少年被痛苦和羞耻折磨,失去了动人的神色,只好被匆匆脱手。
珠宝商的妻子想要一个俊俏的侍童,好显出自己的地位高于众妾,而我无论如何还保有几分秀气。这就是波斯少年的第一个主人。
我夜里卧床寻思,到了早上,我仿佛没有成年就已经老了。太悲惨了,心痛不已……
院子里响起好一阵惊叹,像铜钱纷纷落进说书人的帽子里。在珠宝商的家里,敏感灵秀的波斯少年体味着“生活”。可内里有一颗多么绝望的心啊!
只是有时会惊讶我为何没有死于苦闷奴隶之名——它让波斯少年屈从于目前的生活。
工匠全是奴隶,希腊人居多,以技艺精湛受到器重。他们脸上当然有烙印,但是多数人还被斫去一足,有的更被砍掉双足,作为刑罚或是防止逃走。一部分人操作砂轮雕刻宝石,手脚都要用到,便被割鼻,以免他们不落痕迹地溜掉。俗话说得好,人总要到太晚才知道自己已经富足。这样的生活远远不是最糟糕的!
遥远的亚历山大来了——在波斯少年的未知与记忆里。
作者叙述的简洁是非常惊人的
他的传说很多,我不想赘言,因为其中的真事世人皆知,而谣言我们也听够了。大流士带着整个后花园迎战,反衬亚历山大的简捷利落
他贵为众王之王,不会像西方的年少马贼一样空身上路。他的随从有朝廷和内宫的人,还有宫里众多的役人、管家和宦官。王室也随行,包括太后、王后、年幼的王子和诸位公主,以及各人自己的仆从、宦官、栉发工、司掌衣橱的女官,等等。简直是又悲又喜吧
摸到自己的细腰,再看看阉人管家,是我惟一的安慰。临池自照——单纯的孩子不知道新衣可能带来的祸福
不料主人给我做了一整套的新衣裳:长袍、长裤、腰带,以及一件阔袖的外衣。腰带上还缝着金线。衣裳太美了,我不禁临池自照,满意地欣赏一番。可怜的孩子被珠宝商遣去接客,沦为恶俗男人的玩物
十二岁的人想独自赴死,必定是到了绝望至极的时候。我常怀着死的念头。我十三岁,却觉得连五十岁的沧桑都经历过了。他是柔弱的,也是强韧的
生活使我改变,但并未扼杀全部。这是他一生中最为耻辱的两年。他的容颜让他最终脱离了最低级的客人,并慢慢被举出水面,如莲般送到波斯国王大流士的身边。
把他托出水面让他变成莲花的人,是他并不想离开的人
我就像一个能为舞者演奏而不舞蹈的人。他天生喜欢给予节拍并且从中得到快乐,然而是我和他一同凯旋。可是,他们只能这样,得到爱的嘱咐已经很温暖了
什么都别依靠,但是要筑起自己的小巢防范风暴。如此细腻的感知
这个璀璨而巍峨的迷宫,我永远觉得会在其间走失。到处是高耸的廊柱,以大理石、孔雀石或斑岩为材,镀金柱顶,螺旋式柱身。每一块墙壁都刻着比实物更亮丽的釉彩浮雕,描绘了行军的战士,或是从帝国外省远道而来的朝贡者,领着牛群或单峰驼队,背着成捆的粮食和酒坛。迷路的时候,会感到自己身处肃穆的人群里,无人可借问。特殊身世和经历的阴柔之心常有的敏感
便殿对着一个不大的喷泉庭园,百合芬芳醉人,金雀笼关着鲜艳的鸟儿,挂满繁花开遍的枝头。喷水池边,众乐师正在收起乐器,但流水和鸟鸣也是一种柔声细语的合奏。庭园有高墙,为便殿更添幽深。心里流着血,却是在为取悦他人歌唱
我一时还没学会那些较难的曲子,但是有一天,日落时坐在喷水池边,我想起从我们家的高墙上望出去,余晖西斜照过平原。国王让我唱一支歌,我便唱起夜晚在篝火旁,我父亲的武士们经常歌吟的调子。一个渴望爱的真纯少年
我会躺在自己漂亮的房间里,闻见御花园飘来馥郁的风,看月光照亮银镜,想着,独自躺在这儿,真惬意,真凉爽。少年或说少女的情怀,写得真好
我的爱无处可去,我的情梦比居家少年还天真。我会向月光下的某个暗影悄声道:“我长得美不美?这是给你一个人的。说你爱我,因为我没有你活不下去。”年轻人没有希望是活不了的——至少这一点没错。真正的蛮族
提尔人杀死亚历山大的使节,后来又把烧热的沙子泼向他的战士,灼得他们皮开肉绽。自从奥库斯王再次征服他们,埃及人就憎恨我们的统治。他污损他们的神庙,杀死他们的神牛。现在,即使我们的埃及总督对亚历山大紧闭城门,埃及人也会哗变。残暴的侮辱性的强占和统治凸现一个蛮横的王国,亚历山大的作风则截然相反,他才是真正的血肉之躯,真正的英雄。
和谈条件是秘密的。我从不会愚蠢到哄骗国王,套他说出机密来。有人愿付巨额的贿赂收买我这样做,但是见得多了,人就会逐渐成熟。我发现最世故的对策是收下小份的贿赂,说国王会明察事体,并且说虽然我会尽力,但再多拿就是诈财了。这样他们既不怨恨我,国王也不会怀疑我,因为我从来不要求他做什么。
在复杂的宫廷里学会了世故和明哲保身,如果亚历山大不那么自我,波斯少年的深谙人心、阴谋和宫廷内斗的理性头脑对弥补他在统治上的缺陷会大有裨益,但如果这样,亚历山大也就丧失了他慈爱宽容率真纯粹的魅力了,他热爱着真诚和信任,他热爱着爱和给予,他热爱光和火,他就是光和火。
等待的日子,宫里生活停滞了,像风暴前死寂的空气。我独自度过每个夜晚。那几个星期,国王专让女子侍寝。我觉得他想借此证明自己是男人。如此沉溺于享受并回避现实胸无策略的人,再次与亚历山大的简朴节制敏锐坚毅形成鲜明对比。
你可以留着你的一万塔仑。我所获甚多,并不缺钱。为什么只是幼发拉底河为界的半个帝国?你想给我一半来换全部。你提到的女儿,我愿意的话会娶过来,无需你同意。你家人平安,不必预备赎金。自己过来同我议和吧,你将不费一文得到她们。如果你希望缔结友谊,要求就行。终于以书信的方式正面现身了,确实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神人!
管家全都像母鸡一样四处叫唤。后宫的大宦官试图让国王拿定主意带哪些女子,管银器的司库请求我帮忙挑选他最喜欢的器皿。他自己是顾不上我了,现在他召来朝会的人不想看舞蹈,晚上他疲惫至极,甚至会独寝。整个内庭的腐败混乱无情,不败是奇迹
每年春季,河两岸的百合花都会盛开。我能看见在远处的山峦上,我家的城堡已经快要废为一堆山石。不时含蓄地写到“我”怀念往昔思念亲人的情感,但从没直抒胸臆,这种节制含蓄的缅怀与悲痛正是波斯少年的无法言说的心怀,感情张力十足。
我让人给我刷了马,也尝试给内什伊找头驴子,不过他只能跟其他随从一道步行。报恩,内什伊这个埃及奴隶是唯一关心照顾波斯少年的人
我将小镜、篦子、眼彩及扫子都放了进去,以备不时之需。描写非常细腻,精确表现了一个男宠的心理和行为
他们仪表堂堂,盾牌上全都镶金,在火炬下列队时头盔上的宝石光华炫目。总是不带作者感情地由文字和事实言说,却又感情饱满令人回味,高明的写法。
我来回骑行,睁大眼看着每一个新的壮丽场面,一面担心会否累坏马匹,毕竟前方才是长途。壮丽应战,奇闻
最后出来的是国王的战车,几乎和日神车驾一样华丽。(我想,不知有没有他遗弃给亚历山大的那辆那么好。)御者正在把国王的兵器放到车上,有投枪、弓和带鞘的箭。御驾的步辇搁在战车前面,金杠子,遮阳的华盖下缘金穗披垂。一再写出行内庭尤其是国王的奢靡,这是波斯少年亲眼所见,与大流士第一次的出征呼应,而与那一次比,已经逊色很多!一个正面一个侧面,极尽笔墨,都在为后文完胜的亚历山大军队铺垫。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波斯少年读书笔记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