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御伽草纸》这本书,我是想将其打造成一件玩物。好让那些为了度过困难时期而奋斗着的人们,于百忙之中能得到片刻慰藉。因此,尽管近来我身体欠佳,低烧不断,还是在应命于公差,以及处理自家遭灾后的善后事宜之余,利用鸡零狗碎的零星闲暇,积少成多,一点点地坚持写了下来……”
御伽草纸 读书笔记太宰治,初识这个名字是在阴郁的高中,和《人间失格》捆绑在一起,于涉世未深的我而言,简直是一个不可理解之人,于是至今还记得《水车》里淡淡的不知名的忧伤,人间失格,也再没勇气去读过……然而,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御伽草纸》中,我遇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太宰,似乎惨淡的人生,残酷的现实,在童话世界也有了不一般的趣味!
四个小小日本故事,孩子似的口吻,《摘肉瘤》《浦岛太郎》《噼啪噼啪山》《拔舌雀》,每一个故事单独成篇,但是之间似乎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摘肉瘤
在这个故事里,有两个老爷爷,一个是可爱的“酒鬼”老爷爷,一个是颇有身份不苟言笑的老先生,他们的脸上都长着一颗肉瘤,可是一个却视之若珍宝,把这颗肉瘤当作自己的“小孙子”;另一个却弃之如敝履,认为就是这颗肉瘤妨碍了他出人头地。然而最后,想要与肉瘤作伴的“酒鬼”爷爷却没了肉瘤,而为肉瘤整日愁眉不展的老先生却一下子有了两颗肉瘤——这样的结局,着实可悲,但就像他们各自所拥有的家庭,喜欢热闹、散漫不羁的“酒鬼”爷爷却有一个“一本正经”过了头的家庭,而沉着稳重的老先生却有一个十分欢快活泼的家庭,一切悲剧的根源在于性格,是性格造成的悲喜剧……那究竟何为悲剧,何为喜剧呢?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悲与喜——同样的一件事放在一个人可能是喜,放在另一个人身上却成了悲。这样看来,用自己的好恶来揣度别人,倒好像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也许我们就不该先入为主,因为我们也只能代表我们自己而已……
从这一层来解读,《摘肉瘤》和《浦岛太郎》便无意间串联在了一起,那我们就继续看看《浦岛太郎》是怎么一回事儿吧!
浦岛太郎
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我们这一位浦岛太郎先生可是一个颇有渊源的世家之长子,自然有着与子弟中老二、老三不一样的风雅情趣,对人们之间相互攻伐最是看不惯的了! 在被弟弟妹妹一阵调侃,来到海滩上,遇到了前来报恩的海龟,由此展开龙宫之游,聆听了圣谛之音,遇到了高贵的公主,见识了真正的风雅……在海龟的不断贬损中,浦岛太郎,从矫揉造作的风雅之士变成不拘小节的风流人物,最后腻烦了“什么都被允许”的生活,竟怀念陆地上粗鄙的生活,但是回到陆地是,一切沧海桑田,村庄早已不见了踪影,不堪寂寞的浦岛太郎,打开了公主赠予的贝壳,然后浦岛太郎
一下子,
变成一位满头白发的,
老爷爷。
故事戛然而止,或许你会为浦岛太郎惋惜,为何不听海龟的劝告,打开了贝壳,“冒出一股白烟,成了三百岁的老头”——但是就如《摘肉瘤》一样,在我们看来,“三百岁对于浦岛太郎来说是极为不幸的事”,但是也许正是这样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妨碍我们的正确理解。因为
岁月,才是人的救赎。
忘却,才是人的救赎。
回忆不是因年代相隔越久远才越美好吗
就如死亡对于太宰而言,是最高的行为艺术,在四次自杀尝试后,第五次终于成功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无力反抗而厌倦自我,也许只有以颓废堕落,来抵制普世价值;也许只有在沉沦中才得解脱,在毁灭才获重生—— 这,或许正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
当然《浦岛太郎》的故事告诉我们的远不止于此,还有更多涵义等待我们挖掘……
噼啪噼啪山
对于这个故事,总是不太喜欢,甚至是深恶痛绝,以至于并不并不想在这里再叙述这整个故事。无论是兔子还是山狸,都不禁让我作呕,甚至不想细究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或者它仅仅是一则笑话,暗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任凭自己的好恶而不是善恶之道德观念来互相责骂,互相责罚,互相赞赏,互相服从的。
也许这种评论家式的结论,又成功地把它和前面两个故事连在了一起。但是我们不妨简单点,只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山狸临死之际所说的那句话上,即所谓
爱上你难道有错吗?
然而,对于情爱,我这个读者好像没有发言权,因为我自己也不太甚了解,只好引述太宰的原话了!
事实上,将自古以来全世界文艺作品的悲剧性主题都归结到这一句话上也是不为过的。所有的女性心中,都有一只毫无慈悲之心的兔子;而男性的心中,总有一只善良的山狸载沉载浮,濒临溺死。
拔舌雀
看到这个标题,你以为我们即将要讲述的是一只麻雀的故事吗?那你可就上当了哦!当然,被拔掉舌头的麻雀确实是个人物,但是我们要介绍的可是堪称日本第一废柴的老爷爷呦!
这个住在竹林里,过着隐居生活的老爷爷,看似圣人一样无欲无求地活着,甚至说话都觉得累,从救下麻雀到喂其食长久相伴,再到与之对话,似乎一切都没有太大变化,但是一向寡言少语的老爷爷所有的心思都在这对话中显露无遗
世上有我这么一号人也挺不错啊。我看起来好像是什么事都不做,其实满不是这么回事儿啊。有些事是非我不可的。我不知道能不能活到发挥我真正价值的那一天,可要是那一天真的来了,我自然会奋发努力,大有作为的。而在这一天未到之前,我就这么默默地等待,平静地读书。
原来,老爷爷若无其事的清高样儿。是带着假圣人的面具!
谈话结束,阿照(这只麻雀的名字)舌头被老太太拔下,躲进竹林后,
每天每日,大雪弥漫。可尽管这样,“老爷子”还是深入竹林,四处寻找着,简直跟着了魔一样。
老爷子”不顾一切地寻找着。有生以来,他还是头一回表现出如此执着、如此顽强的主动性。
被竹子上方落下的积雪砸晕后,在麻雀客栈里,轻轻地叹息,微微一笑,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阿照与老爷爷,心有灵犀。长久以来,老爷爷不说话,只是讨厌老太太在他面前嚼舌根,然而,老爷爷内心是孤独的,阿照是老爷爷的知己,即使不需过多地言语……
也不知是否是得力于这些金币,不久之后,“老爷子”竟然官运亨通了起来,没过多久,竟高升到了一国的宰相。世人称之为“雀大臣”,并说他能如此飞黄腾达,完全是以前怜爱小麻雀的果报。但是,每当听到有人说这种恭维话,“老爷子”总是略带苦笑地说道:
“哪里话来,这一切都是托我内人的福。她跟了我,真是辛苦劳碌了一辈子啊。”
老太婆真的揭下了老爷爷的面具,可是自己却永远倒在了雪地里……老爷爷所等待的就是一劳永逸的这一天,因为他真的很懒!老太婆侍候他一生 ,临了还背来了黄金,为她带来亨通的官运。乍一看,我以为老爷爷略带苦笑是虚伪之词,可细一思索竟是真的!
也许,在四个故事中,这一个是最丧的,在这个社会一切都离不开金钱,想要官运亨通离不开钱,即便是所谓“弃世之隐士”
其实多少还是有点钱的,所以才能与世隔绝,倘若真的一文不名,即便你想“弃”,这“世”还是会追上门来,是无论如何也甩不掉的。
老爷爷从未有一刻离开过世俗……
《御伽草纸》是在二战期间写就的,当美军的飞机从日本上空呼啸而过,投下炸弹,躲在防空洞里人们惴惴不安,太宰治打造这件玩物,就是“好让哪些为了度过困难时期而而奋斗着的人们,于百忙中能得到片刻慰藉”。
心存疑虑地向右转,和充满信心地向右转,其命运是完全一样的。无论是哪一种向右转,全都是无法挽回的。就在您做出尝试的一瞬间,您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您的人生,是不存在什么尝试的。暂且试试看,跟已经这么干了,其实是一回事。你们这种人做事情就这么不干不脆的,以为开弓还有回头箭呢。
也许太宰是想告诉人们,战争已经开始,不可能有回旋余地,不论是满怀信心地接受一切,还是为此担惊受怕、诚惶诚恐,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为何不能干脆果断点,怀抱希望呢!
譬如人生,不管对与错,开弓便没有回头箭!当你呱呱坠地时,就注定你要在这世上走一遭,注定是要看遍人间险恶、世间疾苦的,与其优柔寡断、迟疑不敢接受现实,倒不如大胆些,放手一搏,充满信心战胜这世间险恶或是与之同流合污,不管是选择哪条路,在太宰看来,都请果断地走下去——不论太宰自己有没有做到这一点,都并不妨碍这一点期许!
在故事我们看到了丑恶,太宰治以孩子的笔体,为我们撕开了人类丑恶的面具,社会险恶的外衣,但同时写下了
相信未来!
世界上有两种乐观:
一种是无知的乐观——因为对一切丑恶无所知,所以对一切怀抱美好;
另一种则是洞彻一切之后的旷然豁达——看遍人间险恶,却依旧怀抱童真般的希望。
也许太宰正好走在二者中间,陷入了悲观与失望之中,但是他希望我们继续走下去,抵达
任由他人笑骂,我自好自为之
的最终境界……
但这仅仅是我的个人猜测而已,一千个眼中有一千个林黛玉,同样也会有一千个《御伽草纸》和太宰治——
这是我的哦,不妨去探寻属于自己的那一个!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御伽草纸 读书笔记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