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六世纪的英格兰,本土不列颠人与撒克逊入侵者之间的战争似乎已走到了终点——和平降临了这片土地,两个族群比邻而居,相安无事地共同生活了数十年。但与此同时,一片奇怪的“遗忘之雾”充盈着英格兰的山谷,吞噬着村民们的记忆,使他们的生活好似一场毫无意义的白日梦。一对年迈的不列颠夫妇想要赶在记忆完全丧失前找到此刻依稀停留在脑海中的儿子,于是匆匆踏上了一段艰辛的旅程。他们渴望让迷雾散去,渴望重拾两人相伴一生的恩爱回忆——但这片静谧的雾霭掩盖的却是一个黑暗血腥的过去,那是一个在数十年前被不列颠人的亚瑟王用违背理想的手段掩埋的巨人。一个神秘的撒克逊武士肩负使命来到这片看似平和的山谷,他那谦逊的外表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秘而不宣的动机?他的使命带给这个国度将是宽恕的橄榄枝还是复仇的剑与火?而亚瑟王最后的骑士高文则决心用生命守护国王的遗产,因为守护它就就意味着守护最后的和平。记忆与宽恕,复仇与和平,四人的命运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了一处,而结局只有一个。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读书笔记细读《被掩埋的巨人》(一)
第一章:一个清晨,丈夫和公主做出了出远门的决定。本章出现的神秘物事:
英国一块荒芜贫瘠的土地,一座作为房屋建筑用的大山(文中称为巢穴),一片永远散发着迷雾的沼泽地,一群丧失记忆的类似原始人的男女,一对被人群疏离、以“公主”和“丈夫”称呼对方的夫妻,食人兽,金鹰,莫名其妙致孩子死亡的疾病,奇怪出现又消失的红衣女人,戴着黑布条斗笠的流浪女人,村落的无边宽广,人们对村落以外的毫不知晓……
本章鲜明精美的画面:
“丈夫”是唯一保存较多记忆的人,那个清晨,他的眼前和脑海出现了一些流动的或断裂的画面:迷雾弥漫,破晓的冷清的光,巢内浸入的光和雾气,射进黑房子里吊着一只蜘蛛的柱形阳光,大山阴影中的巢穴,火光温暖热闹的“大室”,以拱为门拱拱相连的燃着柴火的洞穴,他妻子欣赏着他家的木藤门——村里唯一的门,红衣女人站在他们门外笑谈,在拱间的通道上他微弓着背牵着小小的儿子谈笑,他妻子和戴黑布条女人在大斜坡上的山楂树下形成的一高一低的剪影,孩子们在大斜坡上和大山楂树下嬉闹,牧羊人和村民争论金鹰的情景,失踪的小女孩跑回来的音容笑貌,村民抢夺妻子蜡烛的场面,神父出现的样貌神态语言,这些场面的春和日美的背景,多次和妻子的温柔拥抱体贴对话,他坐在床边等恬静睡着的妻子醒来……
和《远山淡影》一样,依然是模模糊糊的记忆,这些记忆一再叠加穿插,有立体感巧妙性,适合男主人公的心理意识流动,尤其是一个半失忆人的意识流,但是,它在穿越了那么多弯弯之后还是清晰明了的,就如在巢穴的各个家里拱间穿行,总不会迷路一样……
第二章:关于海岛,夫妻或恋人间最真挚的爱。关键词:记忆
四个人物:丈夫、公主、戴斗笠老妇、渔夫
场景:树丛间小路,大平原,坡上大树,树丛中小路,古宅子。
意象:小路,大草原,被埋葬的巨人,坟墓,妖魔鬼怪,迷雾,破旧的大宅,兔子,海岛,风暴,树,雨滴
夫妻情感:坚信(失忆)——害怕(可能浮现的记忆)
第三章:一名过路的勇士为哈克逊村民杀死了为害他们的怪物。人物:埃克索,公主,女医师,村长,勇士,男孩
哈克逊村落、村民:杂乱、肮脏、原始,冷漠,麻木,懦弱,愚昧,迷信,失忆
新出现的邪恶力量:母龙,怪物
悬念:
丈夫和公主的言行举止及情感较前两章有了微妙的变化,完美的和谐出现了丝般裂纹。
大不列颠人记忆比哈克逊人强,也更文明。
公主的记忆和超强的机智敏锐越发显现。
勇士和埃克索之间有某种还看不清的关联。
伏笔细节:凡是提到战争,埃克索都觉得熟悉,一个植于脑海的还未清晰的记忆。
第一个男孩的观察力、想象力、意志力。
第五章:围绕恶龙展开了战争的序幕。主要形象:勇士,老骑士,男孩,母龙,布雷纳斯伯爵,灰白头发的士兵,埃克索夫妇,两匹马
第一部到此结束,交代了整个故事的背景,出现两大对立的族群,两个时代(战争与和平,过去和现在)出现交接,面临新的战斗,敌我双方都已露脸。指出核心邪恶力量:母龙。
——故事全面铺开。
第六章:修道院的一晚。回到了第一章的叙述角度和方法:埃克索的意识流。
黑夜里,失眠的埃克索搂着熟睡的妻子,回顾了当天当晚一系列的事情,也把触角伸向了更远的过去。
依然是时空交错,画面重叠纷繁,错落有致。
第四和第五章,视角交给了男孩埃德温和武士维斯坦,埃克索夫妇的形象弱化了不少,这一章又满血回归了。当然,埃德温尤其是维斯坦的形象也更加鲜明深刻。埃克索对于白天的记忆充实了第五章略显平白的叙述,略显单薄的内容,故事再次波荡丰满,情感的张力也强大很多。
第六章的情节重新加进了许多悬念,把第一章的故事拉向更深更广的地方,更引人入胜。
埃克索深夜的回忆(回顾第五章、延续至第六章):
埃克索和妻子睡在“吊楼”上,有鸟鸣,羽毛,劈柴的声音。
神父爬上“天梯”与埃克索夫妇共享晚餐。
留胡子的僧侣到房里吵嚷着扔石子驱逐“魔鸟”。
——刚刚和不久前发生的
埃德温的手。
埋葬灰白头发的士兵。
老骑士与维斯坦关于杀死母龙的分歧。
与同伴在黑夜下的沼泽地同三个牧羊人及羊群相遇(久远记忆)。
同伴粗暴地伤害村民(久远记忆中的记忆)。
槐树下不忍目睹士兵开膛尸体的比特丽丝。
灰白头发士兵温和放行的情景。
比特丽丝温和善良的脸容。
年轻时与比特丽丝在开着石楠花的草地上的谈话。(久远记忆)
——前一天白天发生的
修道院中听维斯坦对马棚及修道院建筑结构等的分析。
维斯坦描述过去撒克逊人与不列颠人战争的血腥场面,并进行心理分析。
埃德温报告侦查修道院的结果。
与维斯坦、埃德温前往棚屋观看“战车”。
维斯坦对“战车”用途的描述(类似于天葬,但本质完全不一样)。
——前一天傍晚发生的
三人随一僧侣绕过各条秘密通道,与刚小睡过的比特丽丝汇合,一同到达乔布斯神父的房间。
奄奄一息的乔布斯神父。
维斯坦与神父关于修道院存在目的的争论:撒克逊人用活人“天葬”这种自我惩罚的方式来赎罪的愚蠢。
乔布斯神父给埃德温看病。
乔布斯神父给比特丽丝看病。
比特丽丝与神父关于迷雾的交流。
维斯坦回忆自己和一群孩子对“埃克索”的崇拜和追随。(我相信那就是埃克索,维斯坦其实也相信。——都是机智敏锐的人,彼此的语言里蕴含多层含义多种情感,又能表达得从容自然。——怎么越读书就越觉得自己愚蠢,简直蠢不可救呢)
——刚刚和不久前发生的
——刚好形成了一个圆的回忆
情感上:
对于迷雾消散,恢复记忆,埃克索不如比特丽丝兴奋,同时还感到害怕,害怕过去的某种可能存在。
船夫的问题指向未来(归宿),迷雾的问题指向过去(记忆),比特丽丝更关注的是夫妻是否可以共同渡河。
她如此容光焕发,埃克索如此注意她此时的容光焕发,因为他的内心跟比特丽丝不太一样……
第七章:这一章可称四人历险记或逃亡记。上一章的纷繁画面和故事太多,不能继续让人眼花缭乱,这不,这章只写了一个直线而单一的故事,读者的眼睛和思维得到了休息,心脏却面对了挑战,何况这个惊险的故事还没完,它隐藏着更多的秘密:修道院的秘密,僧侣的秘密,通道里野兽和骸骨的秘密,高文爵士的秘密,埃克索的秘密,埃德温的秘密(怪异表现及与龙的关系),维斯坦和士兵之间悬而未决的秘密……
现在,由一群人又回复了两个人。
第八章:以埃德温及年轻僧侣的回忆完成了前一晚发生的事故。这两章对过去战争的描述,没有出现敌我双方任何一个人,仅仅靠一座建筑,一条隧道,一块墓地,一座塔楼,还有一个维斯坦,就立体地再现了战争的规模、激烈、残酷、仇恨,浩大而凄惨疯狂的画面不断呈现——一半是维斯坦的描述和分析,一半是读者被带出的想象。
埃德温的视角和思维。前一章,埃德温的戏份少而表现又过分怪异,这回轮到这位少年,视角和内心(他有奇异的想象力)。
毕竟是涉世尚浅的孩子,就算采用画面叠加和时空交错,也是相对简单的,当然转换得也更灵活和迅速——
“他想起了夏末那个霞光灿烂的傍晚,他和那位女孩谈过话。”——总是猝不及防的要出现新的人物和内容,写作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这样率性而为,随心所欲。
“一圈一圈的,顺着环形的墙走。一直延伸到顶上的天空。”——用对话的形式进行环境描写,灵活自由,既简洁地写出了环境,又可以灵活插进其他内容,牵着情节的发展。
作者把握各种人物,驾驭各类事件,构思各种情节,都兼顾到了各个方面,大师啊!
新的疑点:
埃德温的母亲,维斯坦的伤势及动向,高文爵士的想法,埃克索夫妇的走向。第二部分是一行人的“聚会”,进行的“集体战斗”,第三部要全面分散吗?走哪条线路?
第九章:高文爵士的内心独白。一个有英雄梦想的老骑士,如他的言语般坚信着这样一个信念:他的舅舅亚瑟王是伟大的,他自己也是伟大的。但是,却对路边一群陌生女人的几句辱骂耿耿于怀,独自委委屈屈地为自己做种种辩解,实际是他不愿意面对真相,亚瑟王并不伟大,他也一样。
高文爵士不想杀死母龙魁瑞格,让人们生活在失忆里而忘记仇恨也就不再发动战争,以弥补亚瑟王的过错?
这个神秘而沧桑的老骑士知道了自己生命的尽头即将到来——“我将心满意足去见船夫,踏上他那艘摇晃的小船,水在四周拍打着,耳朵里传来他划桨的声音,我也许能睡一会儿”。(第一次表示船夫就是死神,负责把人从此岸渡到彼岸。)同时又满心无奈而自怜——“那些衣衫破烂、饱经风霜的妇人,以前也都是清纯的少女”,毕竟他也曾经年少,曾经浪漫和多情——“我只看过她一眼”,却把她记忆了一生,此时他依然珍藏着一个骑士的情怀——“他目光悠远,仿佛在一个花香扑鼻的清晨,站在雏菊盛开的草地上……”
第十章:一个不知真假的小阴谋家。这章篇幅不长,人物也简单,但是暗含的不安因素让人胆战心惊,恐惧和心寒,以及尚存的微弱信任,不停交战。
埃德温是喝“狼”奶长大的孩子?所以总有个神秘的精灵呼唤他,而他也不由自主地被召唤?而且这种被召唤总放在首位?
埃德温是母龙的孩子?
像前文高文在墓地面对野兽时说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读书笔记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