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奇迹男孩读书笔记5000字

奇迹男孩

作者:R.J.帕拉西奥

奥吉是一个普通却又不普通的男孩。因为有着一张不普通的脸,十岁之前的他从未上过学。但是,十岁这一年,父母为奥吉精心挑选了一所学校——毕彻中学。自此,奥吉开始了异常艰辛的校园生活。他如何与校长图什曼先生、各个科目的老师,以及性格迥异的同学们相处?上学之后的他与家人之间的关系又有何新的挑战?在人群以及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冲突中,他该如何往前?同名电影2018年1月19日全国上映!由《壁花少年》导演斯蒂芬·卓博斯基执导。因《房间》萌翻奥斯卡的童星雅各布·特伦布莱在本片中饰演奥吉,朱莉娅·罗伯茨和欧文·威尔逊饰演奥吉的父母。

奇迹男孩读书笔记

又是一本不舍得放下的书。5小时35分,314个笔记。随便写些什么吧。

可能是比较喜欢阅读这种贴近生活类的故事书籍,看一章的时候完全被吸引,因为可能自己也属于一个比较自卑的人,因此很能理解小奥吉那份本不属于他那个年纪所拥有的敏感和懂事。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直跟随着叙述者的步伐,跟着他们一起笑,一起难受,私密发了很多没有什么意义的想法,例如“哈哈哈”“好想抱抱你啊”“为什么会这样啊……”等等之类的。在4月6号的时候发了一条这样的朋友圈“看电子书的时候总会赶紧把脑子里的想法或者心里的感受打上去,不是为了发出来给谁看,(我打了好多就一两句“哈哈哈”或者“好温馨”之类的感受都是只有自己可见的)而是不想错过这些美妙的情感体验,或许这就是精神享受的感觉吧。” 嗯。

下面来写写一些书评吧(可能文笔太差表达能力欠佳,随便看看就好。)

1. 奇迹男孩奇迹在哪?

下面来看看对文章的主人公“小奥吉”的描写吧

“不过我知道,一个普通的孩子不会在操场上吓得别的普通孩子失声尖叫,四散逃开。我知道,一个普通的孩子无论去哪里,都不会被人一路盯着看。”从出生起迄今有二十七次了。大手术都是在四岁以前做的,所以我都记不得了。但从那以后我每年都要动两三次手术(或大,或小),因为我长得比实际年龄小,身上还带着一些医生永远不得其解的医学奥秘

连她的亲生姐姐也是这么形容他的

他的眼睛比正常位置低了一英寸,几乎掉到了脸中间。它们向下倾斜得厉害,好像有人在他脸上呈对角线砍了一刀,左眼明显比右眼低多了。它们还向外凸出,因为他的眼窝太浅,容纳不下眼珠。他的上眼皮总是耷拉着,好像快要睡着了。下眼皮则下垂得厉害,看起来好像被一根无形的线向下拉着,你可以看到眼睑里面红色的血肉,好像从里面翻了出来。他没有眉毛和睫毛,相对他的脸来说,他的鼻子大得不成比例,像块赘肉。他的头部在耳朵的位置瘪了进去,像是有人用大钳子把他的脸从中间夹了一下。他也没有颧骨。从鼻翼两侧到嘴巴两侧,有两道深深的皱纹纵贯而下,这让他的容貌有一种蜡状感。有时候人们会认为他是被烧伤的,因为他的容貌看起来好像融化了,形同垂泪的蜡烛。一系列矫正上颚的手术在他嘴巴四周留下了好几个疤痕,最醒目的是一条锯齿状的切口,从他的上嘴唇中央一直延伸到鼻子。他的上牙很小,并呈八字形斜开。他有很严重的龅牙,还有一副尺寸过小的颚骨,下巴也小得可怜。在他很小的时候,如果不是动手术把他的腿骨移植到了下颚,他根本就没有下巴。如果没有下巴,他的舌头就会从嘴里掉出来。谢天谢地,现在他已经好多了。至少,他已经可以吃东西了——他小的时候,只能靠导管喂食。他也能说话了,已经学会了把舌头放在嘴里——不过他花了好几年时间才掌握这门技巧。他也学会了如何控制住,不让口水滴到脖子上。

书中说

这些都被看作奇迹。当他还是个小婴儿的时候,医生认为他根本存活不了。

而作为读者我们知道,小奥吉能出生是个奇迹,他拥有很多爱他的人是个奇迹,他如此宽容对他不好的人是个奇迹,他那么聪明情商那么高是个奇迹,从拒绝上学到随着故事的发展变得乐观敢于自嘲没那么自卑是个奇迹……

2.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作者安排得很精妙,所有章节都是以第一人称进行写作,心理活动等方面都挺丰富的,读者很容易被带进去,更有创意的是不同章节是以不同的主人公进行叙事,但都是小奥吉身边的人,这可以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事件的发生、不同的人物心理。记得我在看到第五章从主人公是小奥吉的时候偷听到杰克说他坏话的片段的时候,心情很是不快,当时还想:这孩子怎么这样,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奥吉以后别和他玩了!

可是当我阅读到第四章以杰克为第一人称叙述的时候,我才发现他也是一个很善良的男孩子,但是说出的话完全是无意识的,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表明了他的愧疚和立场:为了挽回和小奥吉的友谊面临被学校开除的风险打了主张孤立奥吉的朱利安。杰克有他的苦恼,有他的顾虑,看完第四章后我才发现自己原来的看第一章对他讨厌的想法烟消云散,不断变换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是作者很聪明很抓人眼球的一个方法,让读者更有兴趣地往下阅读和思考,而不只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奥吉这个小孩的身上。

还有一点,所有章节的第一人称用得恰到好处,据说作者是一位心理学高手,引用一下译者的话:

作者帕拉西奥可谓儿童心理学高手,她不仅了解孩子丰富敏感纤细的内心世界,还对中学校园的人际和生态了如指掌。她以复调的方式来写奥吉的故事:第一章叙述者是奥吉自己,第二章换成了奥吉读高中的姐姐维娅,第三章是唯一跟他要好的女生萨默尔,第四章是杰克,第五章是维娅的同学和男朋友贾斯汀,第七章是奥吉与维娅共同的好朋友米兰达,第六章和第八章又回到奥吉的视角。六个孩子,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视角来看待、描述、理解奥吉,对奥吉的命运和遭遇进行多侧面、多方位地剖析和解构,人物与情节环环相扣、息息相关,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中学生交往图景。

而翻译者本人也有孩子,她是让自己的上初中的孩子帮忙修改自己翻译的版本,以防出现过于成人化、不属于人物形象的话语,而她做到了,在阅读的时候,完全没有出戏,五年级的学生应有的单纯有了,高中生应有的叛逆敏感也有了,老师们父母们的语气也都恰到好处。

3. 喜欢的人物

似乎全书中所有人物我都挺喜欢的,除了朱利安及其父母(不过也别把话说太绝,具体见下文)

倒不是因为他们都很完美,而是因为他们很真实。真实这点很重要。

在全书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大大小小的优点缺点,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善良。 这是我所看重的,也是为什么奥吉能称为“奇迹男孩”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被一个善良的环境包围着,而自己也极其善良。

4. 关于友情爱情亲情

这三种美妙的情感在此书都有涉及,小奥吉和杰克以及米兰达小姐姐的友情啦,维娅和米兰达的友情啦,维娅和男朋友贾斯汀甜甜的初恋爱情啦,以及小奥吉一家暖暖的亲情啦……太多啦,自己看去,挺精彩的~哈哈

哼 小小声说一句 国外父母好开放呀,自己的高中生女儿和男朋友接吻也当作没看见,还主动要求见女儿的男朋友呢~在中国作为高中生的我枯了~下面甩一个片段:

你想知道我许的什么愿吗?我吻了吻她,问。不。她害羞地回答,抬头望着天空。此时此刻,天空的颜色跟她的眼睛一模一样。我在跟奥利维娅告别的时候,奥利维娅的妈妈、奥吉、杰克和黛西一起从台阶上下来了。场面有点尴尬,因为我们正深情地吻着彼此。嗨,孩子们,妈妈假装什么也没看见地说。但两个男孩咯咯笑着。

嫉妒使我质壁分离了~

5. 关于教育

不得不说国外的教育还是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的。

例如:

“我不想上。”我说。我承认,我的声音听起来有点任性。“你不用做任何你不愿意做的事情。”爸爸说着,过来把我从妈妈腿上举了起来。他把我抱到沙发另一头,坐在他大腿上。“我们也不会逼你去做任何你不想做的事情。”

这只是发生在奥吉家中很小的一个片段,但是遇到问题一家人一起讨论解决、倾听并尊重孩子的意见而不是父母替孩子做主,这是否值得当下大部分的“中国式家长”学习学习?

以及发生在学校里,校长图什曼先生在毕业典礼上说:

但最重要的,是在这一年里,你们用你们的时间做了什么,你们选择怎么度过,而你们又感动了谁。这些,才是我用来衡量你们是否成功的最好标准。比应该的更友善。因为仅仅友善是不够的。一个人应该比平时需要的更加友善。为什么我喜欢这句话、这个理念,因为它提醒了我,作为人类,我们所拥有的,不只是善良待人的能力,还有选择善良对待他人的能力。这意味着什么?这应该怎么衡量?你没法用尺子来衡量。就像我刚才说的:这跟测量你一年内长高了多少不是一回事。这完全是不可测量的,对吗?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善良的?到底什么才是善良?”“勇气,善良,友谊,人格,这些品质把我们定义为人类,有时候能推动我们成就伟大。这就是亨利·沃德·毕彻奖章的意义所在:发现伟大。”

以及学校的老师在黑板的板书上写:

当面临着正确与善良的选择时,选择善良。

在我看来这才是正确的教育,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最近高考不是强调要“立德树人”吗,希望中国能在这一方面越做越好,在注重分数成绩的同时注重个人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希望不要再出现那么多“高分学霸低能儿”之类的例子了。

(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奇迹男孩读书笔记5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